《寒食即事》

时间: 2025-04-28 02:28:32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即事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白话文翻译:

在晋阳这个寒食节的地方,古老的风俗一直流传。
细雨扑灭了龙蛇的火焰,春天的气息带来了鸿雁飞翔的天空。
泪水多得像流水一样上涨,歌声传出,舞者在云中旋转。
向西可见的之推庙,徒然让人心生怜惜。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传统节日,纪念介子推。
  • 晋阳: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
  • 龙蛇火:比喻战争与灾难。
  • 鸿雁:指春天的候鸟,象征希望与生机。
  • 之推庙:指纪念介子推的庙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之一,与李白、杜甫并称。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寒食节期间,反映了节日的习俗与作者的感受。寒食节是春天的节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现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寒食即事》通过描绘寒食节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展现了王昌龄的艺术风格。诗的开头提到“晋阳寒食地”,为整首诗奠定了地点与节日的背景。接着“风俗旧来传”一句,点明了寒食节的传统与历史传承,表现出对古老习俗的敬重。第二句“雨灭龙蛇火”通过细雨的描写,象征着自然的洗礼与和平的到来,暗示战争与灾难的消逝,而“春生鸿雁天”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后两句“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通过对比泪水与歌声,表现出节日的悲伤与欢乐交织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则是对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怀念,既是对忠臣的敬仰,也是对历史的感慨,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传统的珍视,体现了王昌龄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晋阳寒食地:描述地点,指寒食节的传统场所。
    2. 风俗旧来传:强调传统习俗的延续性。
    3. 雨灭龙蛇火:以雨水象征和平,消除了战争的痕迹。
    4. 春生鸿雁天: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5. 泣多流水涨:泪水如流水般泛滥,表现悲伤情感。
    6. 歌发舞云旋:歌声与舞姿交织,表现节日的欢愉。
    7. 西见之推庙:提到纪念介子推的庙宇,增强历史的厚重感。
    8. 空为人所怜: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与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流水,形象地表达悲伤。
    • 对仗:如“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形成韵律美。
    • 象征:鸿雁象征春天的希望,龙蛇火象征战争。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老节日的珍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寒食节:象征着传统与文化的延续。
  • 雨水: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和平的象征。
  • 鸿雁: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自由。
  • 泪水:象征着内心的悲伤与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寒食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西见之推庙”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 A. 屈原
    • B. 介子推
    • C. 李白
    • D. 杜甫
  3. 诗中“泣多流水涨”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寒食夜吟》 - 杜甫
  • 《寒食》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寒食即事》与杜甫的《寒食夜吟》,两者都描绘了寒食节的氛围,但王昌龄更侧重于雨水与春天的生机,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体命运的感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与意象选择上的不同,反映出各自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昌龄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