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时间: 2025-01-26 04:2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和
作者:苏辙〔宋代〕
蔼蔼才名世,骎骎日转禺。
一时同接淅,平昔共栖梧。
揽辔真壮士,拥旄良丈夫。
尘埃脱缁绶,水石慰霜须。
胜地来相失,清樽未暇俱。
射余空见帖,铸罢只观橅。
归计何当决,徂年贵早图。
槛中终为食,韝上耻闻呼。
顾我千羊毳,平生一钓舻。
微官不须满,也复试游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交友、人生和理想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才名”与“日转”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名声的逐渐显现;“同接淅”和“共栖梧”则意指与友人共享时光与理想。诗人在表达自己愿意成为壮士和良丈夫的同时,也感受到世事的纷扰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无奈,最后反映出对未来的思考和对现状的不满。
注释
- 蔼蔼:形容气势宏伟或声名显赫。
- 骎骎:形容马奔跑的样子,转动的意思,暗指时间的流逝。
- 接淅:接触、交往的意思。
- 栖梧:栖息在梧桐树上,象征高洁的志向。
- 尘埃脱缁绶:尘世的烦扰让人脱离了原本的身份。
- 水石慰霜须:用水和石头来安抚白发,象征老去和无奈。
- 清樽未暇俱:清酒未曾共享,表明与友人之间的距离。
- 归计何当决:归家的计划何时才能决定。
- 槛中终为食:被困于栏杆中,最终也只能为生计而活。
- 韝上耻闻呼:在弓矢上听到嘲笑的声音,暗示对现状的不甘。
- 千羊毳:形容生活的富足。
- 微官不须满:对小官职的态度,意指不求名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散文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风格清新高雅,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独特思考。
创作背景
《再和》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深入思考之时。在这个时期,诗人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对名利的看淡与对友情的重视愈发明显。
诗歌鉴赏
《再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友情、理想和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时光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开篇用“蔼蔼才名世”引出自己在世间的名声,而“骎骎日转禺”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在与友人的交往中,诗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由于社会的纷扰,友情时常无法长久维系,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未来与归宿,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槛中终为食”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屈从,尽管内心渴望自由,但生活的压力却让人无法逃避。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千羊毳”和“微官不须满”来总结自己的生命观,强调即使身处微小的官职,也不必追求浮华,而是应当尝试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极具哲理性,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蔼蔼才名世:表现出诗人对个人才能和声誉的自信。
- 骎骎日转禺:暗示时间流逝之快,人生短暂。
- 一时同接淅,平昔共栖梧:回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 揽辔真壮士,拥旄良丈夫:自我肯定,愿意成为有作为的人。
- 尘埃脱缁绶:世俗的纷扰让人失去了本心。
- 水石慰霜须:用水石来安慰白发,暗示老去与无奈。
- 胜地来相失,清樽未暇俱:失去美好之地,未能共享美酒。
- 射余空见帖,铸罢只观橅: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 归计何当决,徂年贵早图:思考未来的归宿与规划。
- 槛中终为食,韝上耻闻呼:对生活的无奈与屈从。
- 顾我千羊毳:表达曾经的富足与安逸。
- 平生一钓舻:渴望自由与追求理想。
- 微官不须满,也复试游吴:不求高官厚禄,愿意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石慰霜须”,比喻安慰老去的自己。
- 对仗:如“揽辔真壮士,拥旄良丈夫”,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千羊毳”象征着过去的富贵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反省。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总结,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世俗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才名:象征才华与声誉,表现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 骎骎:象征时间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清樽:象征友情与共享的美好时光。
- 水石:象征人生的沉重与无奈。
- 千羊毳:象征过去的富足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蔼蔼才名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卑
B. 自信
C. 疑惑 -
“槛中终为食”是表达对什么的感受? A. 自由
B. 现实的无奈
C. 友情的珍贵 -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怀疑
B. 渴望
C. 淡然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李白):同样描绘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 《登高》(杜甫):反映人生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再和》与《赠友人》(王维):两首诗都强调友情的重要,但苏辙更注重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关注自然与心境的融合。
参考资料
- 《苏辙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