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下邳黄石公》

时间: 2025-01-11 14:11:24

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

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
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白话文翻译:

在桥下遇见南北方的人,三次邀请我,依旧不觉得疲倦,真心相识。
十年之后再见谷城脚下,孤独中一起收获了一场梦的身影。

注释:

  • 圯下:桥下,古代常用“圯”指代桥。
  • 南北人:指来自南方和北方的人,象征不同地域的人。
  • 三邀不倦:三次邀请我,毫不厌倦。
  • 天真:指纯真、真实的情感。
  • 十年: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久别重逢。
  • 谷城: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地名,可能与诗人经历有关。
  • 寂寞:形容一种孤独的状态。
  • 梦身:梦中的身影,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和感慨。

典故解析:

  • 谷城:古地名,历史上与许多文人雅士交往密切。这里可能指代诗人与友人重聚的地点,承载着深厚的友情和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表达对人生、友谊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辙在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歌通过“十年”的时光对比,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开头两句以“圯下相逢”引入,描绘了在一个特定的地点遇见朋友的情景,既有地理的具体性,又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这三次的不倦邀请中,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真诚。诗中的“天真”二字则将这种友情的质朴和真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转折到后两句,诗人用“十年”来拉开时间的距离,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思念。再见的地方是“谷城下”,这一细节不仅地理上有所指向,更是情感的寄托。最后“寂寞同收一梦身”一句,显示出诗人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感,尽管有重聚的喜悦,但内心的惆怅却无法避免。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岁月的感慨,展现了苏辙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圯下相逢南北人:在桥下邂逅了来自南北各地的人们,暗示多样性和广泛的交际。
  2. 三邀不倦识天真:三次邀请我,毫不疲倦地认识彼此的真实情感,强调友谊的珍贵和纯粹。
  3. 十年却见谷城下:时隔十年再次相见于谷城脚下,表现了时间的遥远与变化。
  4. 寂寞同收一梦身:孤独中收获了一场梦的身影,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南北人”与“十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圯下”、“谷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和典雅的氛围。
  • 比喻:用“梦身”来比喻对往昔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梦幻的感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圯下:象征着相遇和交往的地点。
  • 南北人:代表不同地域的人,体现出多样性与包容性。
  • 谷城:作为重聚的地点,承载着回忆与情感。
  • 梦身: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三邀不倦”是什么意思? A. 三次邀请别人
    B. 三次邀请自己
    C. 三次邀请朋友并不感到疲倦
    D. 三次拒绝

  2. 诗人提到的“十年”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时间的感慨
    C. 对地点的描述
    D. 对未来的期待

  3. “梦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过去的回忆
    C. 孤独
    D. 时间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诗作,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情景。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苏辙的作品相似,均表达了对时间与友谊的感慨,虽然形式和风格不同,但主题相通。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苏辙及其同时代诗人的作品集。
  • 《古诗文赏析》: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