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
时间: 2025-01-10 18:0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塞二首》
作者:王昌龄 〔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塞的壮丽景象和士兵的悲壮情感。诗的开头提到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城关,意指历史的悠久和战争的持续。虽然经过漫长的征途,士兵们还没有回来,但是只要有飞将军在,胡人的马就不能越过阴山。接着描述骏马与白玉鞍的辉煌,战斗结束后,月光下的沙场显得寒冷。城头的鼓声仍在回响,刀匣里的金刀上还残留着血迹,显示出刚刚经历的战争的残酷。
注释
- 秦时明月:指秦朝时的明亮月光,象征历史悠久。
- 汉时关:指汉朝的关隘,表示河山依旧,历史的延续。
- 龙城飞将:飞将军是指李广,古代著名的将领,象征勇武。
- 胡马: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马,寓意外敌的入侵。
- 骝马:一种优良的马,象征战士的骄傲和威武。
- 沙场月色寒:描绘了战后冷清的沙场,反映战争的惨烈。
- 铁鼓声犹振:指战斗的余音未散,战争的余温仍在。
- 金刀血未干:暗示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白,号青莲,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其诗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现边疆的壮丽与士兵的豪情,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出塞二首》创作于盛唐时期,当时国家强盛,边疆战事频繁。王昌龄作为一名士人,心系国家与边疆,诗中流露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士兵的同情。
诗歌鉴赏
《出塞二首》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壮的边塞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开头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引入,诗人通过历史的对比,强调了战争的无情与人间的苦难。接着用“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士兵在艰苦征途中的无奈与孤独。诗中提到的“龙城飞将在”更是传达了对英雄的渴望与对敌人的警惕。后半部分描绘了战后的凄凉,“城头铁鼓声犹振”与“匣里金刀血未干”则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牺牲,令人深思。
整首诗行云流水,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壮丽的边塞景象,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王昌龄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时明月汉时关:历史悠久,描绘古代的壮丽景色。
- 万里长征人未还:表现士兵的艰辛与征途的漫长。
- 但使龙城飞将在: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期盼。
- 不教胡马度阴山:强调对外敌的警惕与防范。
- 骝马新跨白玉鞍:描述豪华的装备与骏马,象征士兵的骄傲。
- 战罢沙场月色寒:描绘战斗后的冷清与凄凉。
- 城头铁鼓声犹振:暗示战争余音未散,气氛紧张。
- 匣里金刀血未干:直接揭示战争的残酷,体现士兵的牺牲。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古典诗词的工整。
- 比喻:用“龙城飞将”比喻英雄,增强诗的气势。
- 夸张:通过“万里长征”体现士兵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士兵的同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壮,呼唤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 长征:象征艰苦卓绝的征途。
- 飞将:象征勇猛与英勇的将领。
- 沙场:战争的场所,象征死亡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飞将”指的是谁?
- A. 李广
- B. 诸葛亮
- C. 岳飞
-
“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伤
- C. 不屑
-
诗中描绘的“沙场月色寒”意在反映什么?
- A. 战争的辉煌
- B. 战后的凄凉
- C. 月色的美丽
答案
- A. 李广
- B. 忧伤
- B. 战后的凄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崔颢
诗词对比
《出塞》王昌龄 vs 《从军行》王昌龄
两首诗同为王昌龄的边塞诗,前者更侧重于历史和英雄的描绘,后者则注重士兵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两者都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但风格与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评传》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