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24 11:38:46

闻道洞庭波又起。

瑶瑟声中,半蹙眉峰翠。

洞口桃花如梦里。

薜萝荒径啼山鬼。

一段灵襟兰与蕙。

愿转光风,临镜纫秋佩。

红粒啄残鹦鹉嘴。

相思遥夜拚憔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道洞庭波又起。瑶瑟声中,半蹙眉峰翠。
洞口桃花如梦里。薜萝荒径啼山鬼。
一段灵襟兰与蕙。愿转光风,临镜纫秋佩。
红粒啄残鹦鹉嘴。相思遥夜拚憔悴。

白话文翻译:

听说洞庭湖的波涛又起,瑶瑟的声音中,山峰似乎微微皱眉。
洞口的桃花如梦境般美丽,荒凉的小路上,薜萝缠绕,啼叫着山中的鬼神。
一段灵秀的情怀如兰花与蕙草,我愿意让轻风吹拂,映照着镜子,系上秋天的佩饰。
红色的果实被鹦鹉的嘴啄得所剩无几,漫长的相思之夜让我愈发憔悴。

注释:

  • 瑶瑟:一种古代乐器,象征优雅的音乐。
  • 半蹙眉:微微皱眉,形容山峰的轮廓。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于装饰,象征缠绵。
  • 灵襟:指高洁的情怀,兰与蕙皆为香花,象征纯洁。
  • 光风:指清风,象征轻盈与自在。
  • 秋佩:秋天的佩饰,象征思念与怀旧。
  • 红粒:指果实,此处比喻相思之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事的感慨。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善于用自然景物烘托人的情思。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感怀的时期。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闻道洞庭波又起”,便引入了动荡的自然景象,形成一种开阔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瑶瑟声中,半蹙眉峰翠”描绘出一种优雅的音乐与青翠的山峰相结合的画面,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洞口桃花如梦里”,此句将自然美与梦幻结合,桃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呼应了“相思”的主题。而“薜萝荒径啼山鬼”则通过荒凉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心中无法言说的苦闷。

后半部分,“一段灵襟兰与蕙”以兰花与蕙草的纯洁作为情感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真挚情感的追求。“愿转光风,临镜纫秋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而最后一句“相思遥夜拚憔悴”则将整首词推向高潮,浓烈的相思之苦使得诗人心力交瘁,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道洞庭波又起:开篇点明洞庭湖的波澜起伏,暗示情绪的动荡。
  2. 瑶瑟声中,半蹙眉峰翠:以音乐和山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优雅却忧伤的气氛。
  3. 洞口桃花如梦里:桃花美如梦,隐喻美好事物的短暂。
  4. 薜萝荒径啼山鬼:荒凉的小路意象,表现出孤独感。
  5. 一段灵襟兰与蕙:兰与蕙象征高洁情感,展现内心的纯真。
  6. 愿转光风,临镜纫秋佩:渴望回归美好,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7. 红粒啄残鹦鹉嘴:鹦鹉嘴啄食果实,暗示相思的无奈与苦痛。
  8. 相思遥夜拚憔悴:总结情感,表达长夜孤寂与思念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与梦境相提并论,突出了其美丽与短暂。
  • 拟人:将“山鬼”赋予情感,使景物具有情感共鸣。
  • 对仗:如“兰与蕙”,形成工整的结构,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象征波澜与深邃,代表着人生的起伏。
  • 桃花:象征美好与爱情,但也有短暂之意。
  • 兰与蕙:象征高洁与纯真的情感。
  • 秋佩:代表怀旧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蝶恋花》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陈匪石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瑶瑟声中,半蹙眉峰翠”描绘的是哪种情境? a) 宁静
    b) 忧伤
    c) 喜悦
    d) 激昂

  3. “相思遥夜拚憔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愉快
    b) 无奈与痛苦
    c) 期待
    d) 忍耐

答案:

  1. b) 陈匪石
  2. b) 忧伤
  3. b) 无奈与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蝶恋花·春景》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陈匪石《蝶恋花》: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苏轼《蝶恋花·春景》:则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人情的温暖,两者在表现情感的方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