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26 22:52: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王重 〔宋代〕
去岁花前曾记有。
坐醉嬉游,花下携纤手。
粉面与花相间斗。
星眸一转晴波留。
一见新花还感旧。
泪眼逢春,忍更看花柳。
春恨厌厌如永昼。
寂寞黄昏后。
白话文翻译:
去年花前曾经相遇。
我喝醉了,在花下嬉戏,携手相伴。
她那粉红的脸庞与花儿相互争艳。
她的星眸一转,晴朗的波光停留在我心中。
一见到新花,便又想起往事。
泪眼中遇见春天,忍不住再看花柳。
春天的忧伤就像无尽的白昼。
黄昏之后,寂寞更为沉重。
注释:
- 蝶恋花:一种词牌名,常用来表达爱情和春天的主题。
- 曾记有:曾经记得的意思。
- 携纤手:牵着细腻的手,形容轻柔的动作。
- 粉面:指女子的面容,描写她的美丽。
- 星眸:形容眼睛明亮如星星。
- 泪眼:流泪的眼睛,表现出忧伤。
- 春恨:春天的怨恨或忧伤。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象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春天、花卉、恋爱等主题密切相关。这些主题在唐诗宋词中尤为常见,能够引发读者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重,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爱情和自然,常表现出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时,诗人通过回忆去年与爱人一起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春天的感伤。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王重对爱情和春天的深情描绘。全诗通过对去年花前嬉游场景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眼前的失落感。诗的开头便以“去岁花前曾记有”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情的画面,仿佛看到那轻盈的身影和花瓣间的嬉笑声。随着情节的展开,诗人不仅回忆起那一刻的美好,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泪眼逢春,忍更看花柳”句中,泪眼与春天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即使春天的美丽依旧,但心中却充满了忧伤。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春天的美丽,也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结尾的“寂寞黄昏后”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黄昏象征着结束与失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无法复返的爱情。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体现了王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岁花前曾记有”:回忆去年在花前的美好时光。
- “坐醉嬉游,花下携纤手”:描绘与爱人共醉嬉戏的场景,手相携,画面温馨。
- “粉面与花相间斗”:形容女子的美丽与花相映成趣。
- “星眸一转晴波留”:女子的眼神闪烁,似乎能留住晴朗的心情。
- “一见新花还感旧”:新花使人想起旧情,情感复杂。
- “泪眼逢春,忍更看花柳”:春天的美景带来泪水,无法再看花柳。
- “春恨厌厌如永昼”:春天的忧伤如同无尽的白昼般令人厌倦。
- “寂寞黄昏后”:黄昏后更显孤独,情感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恨厌厌如永昼”,用永昼比喻春天的忧伤,形象而生动。
- 拟人:如“星眸一转”,赋予眼睛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爱情与青春。
- 泪:代表失去与忧伤。
- 黄昏:象征结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去年花前”,诗人是在回忆什么? A. 今年的春天
B. 去年的花前嬉游
C. 过去的夏天
答案:B -
“春恨厌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疲倦
答案:B -
诗中“星眸一转”所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星星
B. 女子的眼神
C. 春天的阳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蝶恋花》
诗词对比: 王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探讨了爱情与时光的流逝,但王重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旧情的追忆与忧伤,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