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原甫会灵讌集之什》
时间: 2025-01-10 22:2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原甫会灵讌集之什
作者:梅尧臣
凤皇非鷃匹,
骐骥非驽攀。
自乏熔质资,
不数炉冶间。
合於众君子,
百事无相关。
岂期叨称誉,
藉已出瀛寰。
昨闻竞方驾,
下直从道山。
酒壶缀肴其,
马衔锵玉环。
上唾屈及贾,
夭吞崔与班。
肯比豪华子,
黄金邀舞鬟。
遂来集灵宫,
乃等逸士闲。
养生曾昧术,
四体幸无外疒内擐去扌。
池御虽可乐,
鱼鸟闹於闤。
绕坛安石榴,
何时拆朱殷。
水疑蛟龙潜,
云想鸾鹤还。
蕙圃秘且深,
苔径历已艰,
越樵得射镝,
秦洞迷童颜。
杳杳颇起羡,
区区空服纶。
尘心傥一浣,
石溜春潺潺。
白话文翻译
凤凰并不是与鸥鸟相匹配的,
骐骥也不是与驽马可比的。
我自身缺乏熔铸的材料,
并不在炉冶之间计较。
与众多君子相合,
所有事情都没有关联。
岂能期望获得声誉,
借以走出这世俗的境界。
昨晚听说竞争的方驾,
下直从道山而来。
酒壶上挂着美味的菜肴,
马衔叮当响着珠玉的环。
我上唾岂能及贾,
她却吞没了崔与班。
岂能比得上豪华子,
黄金邀舞的美人。
于是我来到灵宫聚会,
大家都是闲散的逸士。
养生之道曾经迷惑,
四肢幸好没有外伤。
池塘虽然令人快乐,
鱼鸟却在闹动中。
绕坛安放着石榴,
何时能拆下朱殷。
水面似乎蛟龙潜伏,
云彩仿佛想象着鸾鹤归来。
蕙圃深邃而神秘,
苔径行走已十分艰难,
越樵得以射箭,
秦洞迷失了童年容颜。
幽幽的感觉产生羡慕,
区区只是在空中游荡。
尘心若能一洗,
石溜潺潺如春水流淌。
注释
- 凤皇: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祥瑞与高贵。
- 骐骥:骐骥是良马的代名词,代表着优秀的品质。
- 熔质:指原材料,诗人自谦缺乏才能。
- 众君子:指社会上的贤士和有德之人。
- 竞方驾:指争相驾驭的马车,暗指名利之争。
- 灵宫:指神仙居所,隐喻理想中的生活。
- 蕙圃:指生长蕙草的园圃,象征着清雅与幽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龙,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因其作品多采用古风,且崇尚清淡、自然的风格而受到赞誉。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聚会之时,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原甫会灵讌集之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凤皇与鸥鸟、骐骥与驽马,强调了优秀与平庸之间的差距,表现了诗人自谦的态度。整个诗作渗透着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渴望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在描写宴会的场景时,诗人用“酒壶缀肴其,马衔锵玉环”描绘出一幅热闹的画面,但却又在随后通过对豪华与名利的否定,表达了对外界繁华的无奈与对内心世界的向往。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描绘水面蛟龙潜伏、云想鸾鹤归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宋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外部环境的反思,使得诗作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皇非鷃匹,骐骥非驽攀:强调优秀与平庸的差距。
- 自乏熔质资,不数炉冶间:自谦缺乏才能,未曾在才华上做比较。
- 合於众君子,百事无相关:与众多贤士为伍,但彼此间无太多关联。
- 岂期叨称誉,藉已出瀛寰:不奢望借助他人之名声而出人头地。
- 昨闻竞方驾,下直从道山:听闻竞争激烈的场合,从山而下而来。
- 酒壶缀肴其,马衔锵玉环:宴会热闹的场景,酒美味佳肴,马匹铿锵作响。
- 上唾屈及贾,夭吞崔与班:诗人自谦无法与名流相比。
- 肯比豪华子,黄金邀舞鬟:对豪华生活的否定,表达不羡慕的态度。
- 遂来集灵宫,乃等逸士闲:聚会在理想中的灵宫,众人都显得悠闲自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优秀与平庸,突出主题。
- 隐喻:灵宫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结构,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皇:象征高贵与理想。
- 骐骥:代表优秀才能。
- 水面蛟龙:象征隐秘的力量。
- 云想鸾鹤:象征理想与归属感。
- 蕙圃:代表清雅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皇”象征什么? a) 平庸
b) 高贵
c) 竞争
答案:b -
“酒壶缀肴其”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宁静
b) 热闹
c) 空虚
答案:b -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淡泊
c) 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 杜甫的《登高》:反映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陶渊明的作品均强调内心的宁静,但梅尧臣更关注于对社会竞争的淡泊,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