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园 其一》

时间: 2025-01-23 17:17:30

丽日方春暮,名园更水阴。

葱茏花满径,迤逦竹成林。

不见川原尽,祗愁云雾深。

向非沾醉后,幽绝恐难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丽日方春暮,名园更水阴。
葱茏花满径,迤逦竹成林。
不见川原尽,祗愁云雾深。
向非沾醉后,幽绝恐难禁。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阳光正好,日子渐渐变得幽暗,
名园的水面上更显得阴凉。
花朵繁茂,满径可见,
蜿蜒的竹林郁郁葱葱。
看不到尽头的川原,
只让我愁苦于云雾深沉。
如果不是在醉后,
如此幽静的环境恐怕难以忍受。

注释

  • 丽日:美丽的阳光,形容春天的阳光。
  • 水阴:水面带来的阴凉之感。
  • 葱茏:形容草木繁盛的样子。
  • 迤逦:蜿蜒曲折的样子。
  • 不见川原尽:看不到尽头的平原。
  • 祗愁:只感到忧愁。
  • 幽绝:幽静而孤绝的状态。
  • 难禁:难以忍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蕙,明代诗人,才华横溢,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萧氏园 其一》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春日黄昏时对人生的思考。该诗可能是在游览名园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忧虑。

诗歌鉴赏

《萧氏园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幽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及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丽日方春暮”,用“丽日”与“春暮”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接下来的描写“名园更水阴”,则引出了名园的景致,水的阴影使得环境更加清幽,给人以宁静之感。

“葱茏花满径,迤逦竹成林”进一步刻画了园中的景色,生动地展现了花木繁茂与竹林蜿蜒的画面,诗中的意象丰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了对未来的忧虑,“不见川原尽,祗愁云雾深”表现了对前路迷茫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感受着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最后一句“向非沾醉后,幽绝恐难禁”则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结尾,倘若没有醉意,那份幽静的美好可能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丽日方春暮:春天的阳光正好,日子渐渐变得幽暗,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忧愁的氛围。
  • 名园更水阴:名园中水面上的阴影,增加了环境的神秘感和宁静感。
  • 葱茏花满径:描绘了花木的繁盛,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受。
  • 迤逦竹成林:竹子蜿蜒成林,展现了园中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 不见川原尽:隐喻人生的无尽与迷茫。
  • 祗愁云雾深:忧愁于前方的迷雾,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愁苦。
  • 向非沾醉后:若不是在醉意之中,幽静的环境可能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

修辞手法

  • 比喻:比如将“云雾深”比作人生的困惑与迷茫。
  • 拟人:水的阴影似乎带着情感,使得环境生动起来。
  • 对仗:如“葱茏花满径,迤逦竹成林”,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春日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传达了一种宁静中蕴含的深邃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丽日:象征美好的时光和快乐的回忆。
  • 水阴:象征冷静与思考的空间。
  • 葱茏: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繁荣。
  • 竹林: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 云雾:象征迷茫与不确定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主题主要是描绘什么? A. 春日的美丽
    B. 人生的迷茫
    C. 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D. 友谊的珍贵

  2. “不见川原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失落
    B. 快乐
    C. 疲惫
    D. 迷茫

  3. 诗中“向非沾醉后”指的是什么?
    A. 醉后才感受美好
    B. 醉后才想人生
    C. 醉后才忘忧
    D. 醉后才写诗

答案

  1. C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春晓》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薛蕙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而李白的诗则侧重于春天的明媚和生机。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薛蕙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