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和史司直二首》

时间: 2025-01-22 12:09:27

六丁海面揭封回,天上屯云撮得来。

连月不曾听澍雨,今年方始见轰雷。

定知水畎移秧插,底用泥涂把谷栽。

阅说君王勤露祷,固应妖魃不能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六丁海面揭封回,
天上屯云撮得来。
连月不曾听澍雨,
今年方始见轰雷。
定知水畎移秧插,
底用泥涂把谷栽。
阅说君王勤露祷,
固应妖魃不能灾。

白话文翻译

在海面上,六丁神像是揭开了封印,
天上聚集的云朵仿佛是从天而降。
连续几个月没有听到雨水的声音,
今年才开始听到轰隆的雷声。
一定知道农田里要移植秧苗,
为什么还要用泥巴去种植谷物呢?
听说君王勤奋地祈求露水,
自然应该不会遭遇妖邪的灾害。

注释

  • 六丁: 传说中的神明,象征着天气的变化。
  • 澍雨: 指及时的雨水,滋润万物。
  • 水畎: 指农田,尤其指灌溉用的水渠。
  • 妖魃: 传说中的干旱之神或邪恶的自然现象。
  • 露祷: 指向天祈求露水,寓意对丰收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君惟,号绛云,宋代诗人。吴潜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农民对气候变化极为关注。诗中提到的连月不雨以及对君王祈求的描写,映射了当时社会对天灾人祸的恐惧与期待。

诗歌鉴赏

《喜雨》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久违的雨,传达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和对丰收的期盼。开篇以“六丁海面揭封回”引出雨水的来临,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仿佛自然界的神明终于听到了人间的呼唤。接着,诗人描绘了“连月不曾听澍雨”的干旱情景,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仿佛能体会到农民在干旱中所承受的苦楚。

随着“今年方始见轰雷”的出现,雨水的到来让人倍感欣喜,雷声似乎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接下来的两句“定知水畎移秧插,底用泥涂把谷栽”,则流露出对农田的关切和对农作物生长的期待,暗示着这场雨对农田的滋润和对农作物的助力。

最后,诗人提到君王的祈祷,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希望和对未来的乐观。在这幅生动的画面中,读者不仅感受到自然力量的伟大,也感受到人们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雨水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丁海面揭封回: 描绘自然神秘力量的显现,暗示即将来临的雨水。
  • 天上屯云撮得来: 形象地表现出云层聚集,预示着降雨。
  • 连月不曾听澍雨: 强调干旱的严重性,感受到农民的焦虑。
  • 今年方始见轰雷: 表达出久旱后雨水的来临,带来希望。
  • 定知水畎移秧插: 反映出农田的变化,期待雨水滋润作物。
  • 底用泥涂把谷栽: 表达对农作物生长的关心,暗示农民的苦心。
  • 阅说君王勤露祷: 提及君王的祈祷,表达对上天的信仰。
  • 固应妖魃不能灾: 祈愿自然灾害能够被驱逐,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如“六丁海面揭封回”中的“六丁”作为神明的象征,赋予了自然以人格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连月不曾听澍雨”则通过对比表现了干旱的无奈与对雨水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雨水的渴望与对丰收的期盼,反映了农民在干旱面前的无奈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统治者祈求的信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水: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代表着丰收与滋润。
  • : 代表着自然的变化,预示着降雨的来临。
  • 雷声: 既是自然现象的表现,也是雨水来临的前兆。
  • 农田: 象征着人们的生计与希望,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丁”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传说中的神明
    • C. 一种天气现象
    • D. 一位历史人物
  2. 诗中“连月不曾听澍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A. 干旱的无奈
    • B. 对雨水的期待
    • C. 对自然的敬畏
    • D. 对丰收的渴望
  3. 君王的祈求意味着什么?

    • A. 对自然的信任
    • B. 对丰收的希望
    • C. 对妖魃的恐惧
    • D. 对人民的关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贺知章《回乡偶书》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与《喜雨》均反映了对自然和农业的关注。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对国家和自然的忧虑,而吴潜则通过喜雨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两者虽然情感基调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