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勾漏
邓世厚 〔明代〕
勾漏白云峋,
丹砂隐棘榛。
祇应松上鹤,
便是洞中人。
涧底花香异,
沙边鹿迹新。
我来随意得,
啼鸟一声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自然场景:高耸的白云映衬着山峦,丹砂的色彩在荆棘和灌木中隐约可见。或许那松树上的仙鹤,正是住在洞中的人。涧底的花香独特,沙边的鹿足迹新鲜。我漫步到此,随心所欲,听到鸟儿啼鸣,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注释:
- 勾漏:指山势高耸,像是勾勒出的轮廓。
-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常用作颜料,这里可能象征着美丽的自然。
- 祇应:只应该,表示推测。
- 松上鹤:松树上的仙鹤,象征高洁和隐逸。
- 涧底:指山间的小溪底部。
- 啼鸟:鸟儿的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世厚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退隐山林、追求自然的风潮。邓世厚在生活中可能经历了官场的纷扰,因而选择通过诗歌表达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勾漏》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勾漏白云峋”开篇即以宏伟的山势和白云相结合,为整首诗奠定了高远的基调。接着“丹砂隐棘榛”则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神秘,暗示着在繁杂的荆棘中依然隐藏着珍贵的色彩,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接下来的“祇应松上鹤”更是引入了仙鹤这一意象,表现出对理想隐士生活的憧憬。
后半部分则将视角转向细腻的自然景象,“涧底花香异,沙边鹿迹新”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最后一句“我来随意得,啼鸟一声春”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随意而来,听到鸟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融,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浓厚的生活哲学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勾漏白云峋:开头描绘了高耸的山峦和白云,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
- 丹砂隐棘榛: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表达了美丽与神秘的共存。
- 祇应松上鹤:通过鹤的意象,暗示了隐士的高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
- 便是洞中人: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可能在暗示隐士的存在。
- 涧底花香异:描绘了涧底独特的花香,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
- 沙边鹿迹新:鹿的足迹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生动。
- 我来随意得:表达诗人漫步于自然中的随意与自在。
- 啼鸟一声春:鸟鸣象征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与自然的连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勾漏白云峋”比喻山的高耸。
- 拟人:鸟儿的啼鸣被赋予了春天的象征意义。
- 对仗:如“丹砂隐棘榛”、“涧底花香异,沙边鹿迹新”都表现了对仗的工整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高远、自由与理想。
- 丹砂: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 松上鹤:象征隐逸高洁的生活理想。
- 花香: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芬芳。
- 鹿迹: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 啼鸟: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丹砂隐棘榛”中的“丹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红色矿物
C. 一种水流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A. 鹅
B. 鹤
C. 鱼 -
诗中描写的“涧底花香异”体现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丰富多彩
B.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C. 城市的喧嚣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春晓》 by 孟浩然:表达春天的气息和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比较邓世厚的《游勾漏》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邓世厚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内心感受,而王维则更强调画面的整体感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