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1 11:35:01

见得彻,用时亲,相逢尽是个中人。

望空雨宝休誇富,无地容锥未是贫。

踏著秤磓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见得彻,用时亲,相逢尽是个中人。
望空雨宝休誇富,无地容锥未是贫。
踏著秤磓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见到真理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亲近;相遇时,大家都是其中的人。不要在空中夸耀自己的财富,因为没有土地的人也未必是贫困的。踏在秤上的石头硬如铁,八两的价值却只有半斤的重量。

注释:

字词注释:

  • 见得彻:见到真理、道理。
  • 用时亲:在需要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显得亲近。
  • 个中人:指在某种情况下的相关人。
  • 望空雨宝:形容那些空谈财富的人。
  • 无地容锥:没有地方放锥子,指没有空间。
  • 踏著秤磓:踏在秤的台面上。
  • 八两元来是半斤:指重量和价值的关系。

典故解析:

“望空雨宝”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财富的虚妄追求,暗讽那些只会空谈而没有实际基础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法恭,宋代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诗词才华闻名。其作品多反映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生活的反思愈发深入。法恭通过简练的诗句,表达了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释法恭的《偈四首 其三》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诗中通过对人与人关系的观察,揭示了生活的真实状态。在诗的开头,作者指出真正的理解和关系在于见到真理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在于共同的境遇和思考。接着,作者警醒世人,不要空谈财富,真正的富有并非外在的物质,而是内心的充实和智慧。在这段话中,"无地容锥未是贫"的表达尤为深刻,强调即使身处无地之境,内心的丰盈才是真正的财富。最后,作者用“踏著秤磓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的比喻,揭示了价值与重量的关系,既是对物质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得彻,用时亲:理解真理后,人与人之间会建立真实的亲密关系。
  2. 相逢尽是个中人:在特定的场合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3. 望空雨宝休誇富:在虚空中谈论财富是没有意义的。
  4. 无地容锥未是贫:即使没有土地,也并不代表贫穷。
  5. 踏著秤磓硬似铁:在称台上,事物的真实性和坚硬性。
  6. 八两元来是半斤:对重量和价值的比喻,反映出世事的相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踏著秤磓硬似铁”,形象地描绘出坚硬的现实。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际关系、财富与贫穷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强调内心的真实和智慧才是人生的真正财富。

意象分析:

  • “空”:象征虚无,代表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的财富。
  • “锥”:象征工具,代表为生活奋斗的力量。
  • “秤”:象征公正与真实,强调价值的相对性与真实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见得彻”意指: A. 见到真理
    B. 看见财富
    C. 明白情感

  2. “八两元来是半斤”所表达的意思是: A. 重量的真实
    B. 财富的虚假
    C. 食物的价值

  3. 诗中提到“无地容锥”,其意为: A. 没有土地就贫穷
    B. 生活中有空间
    C. 内心的富足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探讨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关系。
  • 《静夜思》 李白: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释法恭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法恭更侧重于内心的智慧,白居易则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释法恭与他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