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寄题千步院兼示諲上人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郊郭山林有美处,皆为释子所栖托。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
白话文翻译:
在郊外的山林中有许多美丽的地方,都是供和尚们栖息的。
这里高雅闲适,不受世俗的侵扰,宁静的环境不仅仅是鱼鸟的乐园。
早晨望着平坦的田野插秧,傍晚看着西村收雨后的田地。
注释:
- 郊郭:城市的边缘地带,指郊外。
- 释子:指佛教徒,和尚。
- 高闲:高雅闲适。
- 不与时俗侵:不被世俗的风气所影响。
- 寂静岂唯鱼鸟乐:宁静的环境不仅仅是鱼鸟的乐园。
- 平田:指平坦的田地。
- 稻苗:稻子的幼苗。
- 雨脚:雨后留下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梅溪,浙江余姚人,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及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平易、自然、清新著称,常表达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对佛教思想的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欣赏之时,表现了他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淡泊。诗中提及的“释子”表明了诗人与佛教文化的亲近,同时通过田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郊外美丽山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中以“郊郭山林”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暗示这里是逃避世俗纷扰的理想之地。接着,诗人提到“皆为释子所栖托”,不仅表明了这一地区的宗教氛围,还展示了与世无争的生活理念。
“高闲不与时俗侵”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片区域的清净和高雅,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的“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展现了日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从早到晚的农村生活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风光和闲适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既有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又有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值得品味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郊郭山林有美处:郊外的山林中有美丽的地方。
- 皆为释子所栖托:这些地方都是和尚们栖息的场所。
- 高闲不与时俗侵:这里高雅而闲适,不受世俗的影响。
- 寂静岂唯鱼鸟乐:宁静的环境不仅仅是鱼鸟的乐园。
- 朝望平田插稻苗:早上眺望田野,插上稻苗。
- 暮看西村收雨脚:傍晚时分,观看西村收割雨后的田地。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比喻:用“释子”比喻隐逸的生活状态,暗示对高尚生活的向往。
- 意象:通过“稻苗”、“雨脚”等自然意象,传达出生活的自然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世俗的淡薄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它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郊郭:象征宁静与远离世俗的理想场所。
- 释子:代表宗教的清净与超然。
- 稻苗:象征生命的生长与希望。
- 雨脚:象征自然的滋润与丰收的喜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释子”指的是: a) 官员
b) 诗人
c) 和尚
d) 农民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自然的向往与世俗的淡泊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旅游的热爱 -
“朝望平田插稻苗”的意象主要体现了: a) 生活的忙碌
b) 自然的生机
c) 田园的荒凉
d) 人与动物的和谐
答案:
- c) 和尚
- b) 对自然的向往与世俗的淡泊
- b) 自然的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赵师秀《约客》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之美,并表达隐逸之情。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的隐居生活,强调与世隔绝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