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时间: 2025-01-25 23:44:46

日常行游四海。

每日街前,闹处为乞丐。

口口相违化不回。

暗损精神,只为凡情昧。

苦劝君,生死大。

颇奈顽愚,作业贪心煞。

不肯修真犯天戒。

堕落酆都,受苦无年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作者:佚名 〔元代〕

日常行游四海。
每日街前,闹处为乞丐。
口口相违化不回。
暗损精神,只为凡情昧。
苦劝君,生死大。
颇奈顽愚,作业贪心煞。
不肯修真犯天戒。
堕落酆都,受苦无年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四处游荡的日常生活。每天在热闹的街道上,却只看到乞丐的身影。人们口口相传的言语互相抵触,令人难以回头。内心的迷茫和痛苦,都是因为对世俗情感的迷恋。我苦苦劝诫你,生与死是大事。然而你却因顽固和贪婪而无动于衷。不肯遵循真理,违反天规,最终堕落到阴间,受尽无尽的苦难。

注释

  • 乞丐:指在街头乞讨的人,象征社会的底层。
  • 口口相违:指言语不一,彼此矛盾。
  • 暗损精神:指内心受到暗伤害。
  • 生死大:生与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修真:指修炼真理,追求精神境界。
  • 酆都:传说中的阴间,象征死亡后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代诗人,名不详,可能是当时某个隐士或民间诗人。元代的文人多受传统文化与道教思想影响,作品时常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经济困苦时期,民众生活艰辛,诗人借以表达对人生无常和世俗贪欲的批判。

诗歌鉴赏

《苏幕遮》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乞丐形象,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关注。诗中乞丐不仅仅是贫苦的象征,更是对人们精神状态的隐喻。诗人用“口口相违”来揭示社会的虚伪与矛盾,表现出对人心的失望与无奈。接着,诗人引入“生死大”这一哲理,提醒人们人生的根本问题在于生与死,而不应被世俗的贪欲所迷惑。

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句之间流露出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寻。尤其是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人们不肯修行和违反天戒的痛心,暗示了堕落的后果。这种对世俗的批判与对真理的向往,使得作品具有了较强的哲理性和警示性,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常行游四海:描述诗人随意游荡的状态,象征着对人生的无奈。
  2. 每日街前,闹处为乞丐:反映社会现实,乞丐的存在使得喧闹的街道显得更加悲凉。
  3. 口口相违化不回:指人们言语之间的矛盾,暗喻社会的虚伪与不诚。
  4. 暗损精神,只为凡情昧:内心受到伤害,源于对世俗情感的迷恋。
  5. 苦劝君,生死大:提醒他人关注生死这一根本问题。
  6. 颇奈顽愚,作业贪心煞:面对顽固与贪婪,感到无奈。
  7. 不肯修真犯天戒:不愿意追求真理,违反了道德法则。
  8. 堕落酆都,受苦无年代:最终的后果是堕落于阴间,永无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乞丐象征社会底层,反映人们的困境。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称结构,增加了韵律感。
  • 夸张:堕落与苦难的描述,强调了后果的严重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乞丐和生死的探讨,揭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迷失方向的悲剧。诗人通过对人性、贪欲和真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乞丐:象征贫困与无助,反映社会的不公。
  • 生死:代表人生的根本问题,是诗中讨论的核心。
  • 酆都:象征死亡后的惩罚,表达对贪欲的警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繁荣的街市
    B. 乞丐的生活
    C. 高官的豪华

  2. “生死大”是指什么?
    A. 生活琐事
    B. 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
    C. 爱情的困扰

  3. 诗中提到的“堕落酆都”意味着什么?
    A. 成为富人
    B. 享受快乐
    C. 受尽苦难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描绘了人生的无常。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生死的感慨。
  • 《夜泊牛津》:同样探讨了生死与人生意义的主题,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