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戏示次内》
时间: 2025-01-26 23:47: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戏示次内》
作者:黄永 〔清代〕
虽则如云,休认作少年佳丽。
良不愧村妆野妇,短衫椎髻。
经卷药炉今日事,舞裙歌扇从来未。
想孟光初嫁伯鸾时,居然是。
手不释,麻和絮。
目不倦,盐和豉。
更课儿书卷,课奴机杼。
我岂忘情丝与竹,家无工技邯郸女。
只秋听蝉噪夏听鹂,吾老矣。
白话文翻译
虽然你如云般美丽,但不要误以为是年轻的佳人。
我并不愧对村妇的打扮,短衫和盘髻。
今天的事务是经书和药炉,舞裙和歌扇我从未拥有。
想当年孟光初嫁给伯鸾时,竟然是这样的情景。
手中常握麻和絮,眼中目不暇接盐和豉。
更要教孩子读书,教奴隶织布。
我难道会忘记那情丝与竹吗?家中没有工艺的邯郸女子。
秋天听蝉鸣,夏天听黄鹂啼,我已老去。
注释
- 云:比喻美丽的女子。
- 村妆野妇:指村庄中打扮简单的女人。
- 麻和絮:指织布的材料。
- 盐和豉: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 孟光:古代著名女子,嫁给伯鸾,表现出贤良淑德。
- 邯郸女:指邯郸的女子,寓意工艺精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永,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生活,表现人情世故,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社会,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尤其是对传统角色和价值观的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 戏示次内》是一首寓意深远的诗,诗人通过对比美丽的女子与简单的村妇,展示了对女性美的思考与对生活的反思。诗中不仅有对外貌的描述,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内在的情感与社会角色。开头几句用轻松的语气引入,随后逐步转向对人生、家庭和情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以“手不释,麻和絮;目不倦,盐和豉”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艰辛,反映了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以“吾老矣”作为总结,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虽则如云,休认作少年佳丽:开篇直截了当,虽然你美丽如云,但不要以为自己是年轻的美人。
- 良不愧村妆野妇,短衫椎髻:自谦地说,我并不愧对这样简单的村妇的装扮。
- 经卷药炉今日事,舞裙歌扇从来未:生活中忙于经书与药炉,舞裙和歌扇却从未拥有。
- 想孟光初嫁伯鸾时,居然是:回忆起孟光初嫁时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 手不释,麻和絮:手中常握着麻与絮,象征着生活的艰辛。
- 目不倦,盐和豉:眼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和豉,表现出对日常琐事的习以为常。
- 更课儿书卷,课奴机杼:不仅要教孩子读书,还要教奴隶织布。
- 我岂忘情丝与竹,家无工技邯郸女:我怎能忘记情感的牵绊,家中没有工艺的邯郸女子。
- 只秋听蝉噪夏听鹂,吾老矣:在时间的流逝中,秋天听蝉鸣,夏天听黄鹂,我已老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美丽与朴素的对比,强调内在情感的丰富与生活的现实。
- 比喻:以“云”比喻美丽女子,生动形象。
- 排比:通过列举生活琐事,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与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角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思考与对情感的珍视,蕴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美丽与理想。
- 麻和絮:代表着日常生活的辛劳与朴实。
- 蝉与鹂: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平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麻和絮”象征什么? A. 美丽
B. 辛劳
C. 快乐
D. 财富 -
诗人回忆起谁的婚姻? A. 甄氏
B. 孟光
C. 王异
D. 李白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无奈
C. 愤怒
D. 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关于女性的描写。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世界。
诗词对比
- 比较黄永的《满江红》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在表达情感与生活的态度上具有不同的风格,前者更注重于内心的细腻与生活的反思,后者则更加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女性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