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师令 除庭酴醾栀子盛开凄然赋此》

时间: 2025-01-27 03:18:22

胭脂日晒。

剪轻罗刀快。

天然真色谢铅华,更脉脉、檀心无奈。

一样背时春不待。

问要谁怜爱。

看花心闷因花害。

镇啼痕沾带。

落霞斜照玉屏红,正雨过、远山如黛。

只道凤帏人尚往,恁晚妆时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胭脂日晒。剪轻罗刀快。天然真色谢铅华,更脉脉檀心无奈。一样背时春不待。问要谁怜爱。看花心闷因花害。镇啼痕沾带。落霞斜照玉屏红,正雨过远山如黛。只道凤帏人尚往,恁晚妆时戴。

白话文翻译

阳光下,胭脂的色彩显得更加鲜艳。轻薄的罗裙被剪裁得恰到好处,自然的妆容已失去光彩,心中却无奈得很。春天总是匆匆而过,谁会怜惜我这样的孤寂呢?看着花开却因花而心生烦闷。泪痕沾满衣带,落霞斜照着红色的屏风,雨后的远山如黛般青翠。只道那美丽的闺房中,人仍未归来,我在这晚妆时分独自等待。

注释

  • 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用于脸颊,代表妆容的美丽。
  • 轻罗:轻薄的丝绸,形容衣物的轻盈。
  • 铅华:喻指浓妆,铅是古代化妆品的主要成分。
  • 檀心:檀木心,象征坚韧的内心。
  • 凤帏:古代高贵女子的帐幔,象征着女子的闺房。
  • :指青色,常用来形容山水的颜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师师令》写于春日,表现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爱情的渴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了爱情的脆弱与无常,反映出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爱情的无奈,开头以“胭脂日晒”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鲜明的视觉效果。紧接着,诗人提到“天然真色谢铅华”,暗示了自然美的逝去与浓妆的失效,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中反复提到的“春不待”,更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爱情的无常。

“落霞斜照玉屏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而“只道凤帏人尚往”则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期待。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女性对爱情、时间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胭脂日晒”:表现阳光下的妆容,象征美丽的外表。
    • “剪轻罗刀快”:形容衣物的轻盈,体现女性的柔美。
    • “天然真色谢铅华”:对比自然美与浓妆的消逝。
    • “脉脉檀心无奈”: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深情。
    • “一样背时春不待”:强调春天的匆匆流逝。
    • “问要谁怜爱”:疑问的语气,流露出孤独感。
    • “落霞斜照玉屏红”:描绘自然美景,增添情感的深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霞斜照玉屏红”,通过自然景象加强情感表现。
    • 拟人:诗中对花的描述,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胭脂日晒,剪轻罗刀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时间、爱情与美的关系,表现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情感细腻而真挚。

意象分析

  • 胭脂:象征女性的美丽与脆弱。
  • :象征生命与爱情的短暂。
  • 落霞:代表自然美,映衬情感的深邃。
  • 凤帏:象征家庭与爱情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胭脂日晒”中,胭脂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悲伤
    C. 时光

  2. 诗中提到“春不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迫感
    B. 满足感
    C. 失落感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伤感
    C. 忧伤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对爱情的思念与时光的流逝。
  • 杜甫的《春望》:对春天和国家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沈谦的《师师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沈谦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无奈,而李清照则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