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落滩声走怒雷,僧楼门面峡江开。山云忽起天乍暝,一十二峰飞雨来。
白话文翻译:
水退去后,滩涂上发出怒涛般的雷鸣声,僧人的楼阁面朝着峡江而开。山间的云朵突然升起,天空似乎要黑下来,一场大雨从十二座山峰上飞来。
注释:
- 水落:水位下降,水退去。
- 滩声:滩涂上的水流声。
- 怒雷:形容声音如雷,震耳欲聋。
- 僧楼:僧人居住的高楼,通常是寺庙的一部分。
- 峡江:指峡谷中的江流。
- 山云:山间的云雾。
- 乍暝:突然变暗。
- 一十二峰:指的是十二座山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锐(1610-1663),字仲明,号石斋,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及咏怀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陶锐游历紫云宫时,诗人被周围的自然景象所激发,表达对壮丽山水的感慨和对佛教环境的描绘。
诗歌鉴赏:
《紫云宫题壁》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交融的诗。开头两句描绘了水落后的滩声,借以表现自然的力量与壮丽,"怒雷"不仅仅指声音的响亮,更是对自然力量的生动描绘。接着通过“僧楼”与“峡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宗教氛围,似乎在提醒我们在喧嚣的自然中也有一片宁静的心灵庇护。
后两句则转向天空的变化,"山云忽起"和"天乍暝"表现了天气的突变,展现了自然的无常与变化。而“一十二峰飞雨来”则通过数字的使用,增强了气势,暗示雨水的来临是如同从高峰倾泻而下,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冲击。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水落滩声走怒雷”:水退去后,滩涂的声音如同怒雷般响亮。
- “僧楼门面峡江开”:僧人的楼阁朝向峡江,展现了自然美景。
- “山云忽起天乍暝”:山间的云朵突然升起,天空似乎要变暗。
- “一十二峰飞雨来”:十二座山峰上飞速降下大雨,气氛更加紧张。
-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怒雷”形容声音的震撼。
- 对仗:前后句对称,形成和谐的节奏。
- 意象:通过“水”、“云”、“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天地变化的感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意象分析:
- 水:象征变化与流动,代表生命的无常。
- 雷:象征自然的力量,传达一种气势与震撼。
- 山峰:象征稳重与永恒,强调自然的伟岸与庄严。
- 云:象征飘渺与变幻,体现出自然的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落”的意思是:
- A. 水位上升
- B. 水位下降
- C. 水流变快
- D. 水流变慢
-
“僧楼门面峡江开”中的“面”字意思是:
- A. 方向
- B. 面对
- C. 表面
- D. 内容
-
诗中提到的“一十二峰”是指:
- A. 十座山峰
- B. 十二座山峰
- C. 十三座山峰
- D. 二十座山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陶锐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但陶锐更强调自然的变化与力量,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宁静与和谐。
- 陶锐 vs 李白:陶锐的诗歌更注重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李白的作品则强调豪放与个性,体现出不同的审美倾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陶锐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紫云宫题壁》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