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楼船潋滟轻浪,鸥鹭缤纷满天。
清歌久之未度,画梁尘落芳筵。
白话文翻译:
楼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波光粼粼。空中飞翔着许多鸥鸟与白鹭,景象十分热闹。美妙的歌声已经很久没有传来,画梁之上落满了尘埃,原本的宴席也显得冷清了。
注释:
- 楼船:指大船,楼阁式的船,常用以形容水上游玩或宴饮的场景。
- 潋滟:形容水面波光粼粼,闪烁动人。
- 鸥鹭:指海鸥和白鹭,是水边常见的鸟类。
- 清歌:指优美的歌曲。
- 画梁:指装饰有画的横梁,形容建筑的雅致。
- 芳筵:指香气四溢的宴席。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楼船”和“清歌”常常在古代诗词中作为宴饮和游玩的象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的诗词风格典雅,常以咏物抒怀为主,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湖之畔,诗人和友人相聚游玩,因环境优美而写下此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同时也暗喻宴席的冷清与时间的流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水边的美丽场景,楼船在湖面上轻轻摇曳,波光粼粼,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中描摹的鸥鹭纷飞,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欢乐、自由的感觉。然而,随着“清歌久之未度”的叹息,诗人似乎意识到欢乐的时光已久违,宴席上的清歌已成过往。最后一句“画梁尘落芳筵”,更是以淡淡的忧伤点明了宴席的冷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整首诗在描写美景与宴饮的同时,透出一丝感伤,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船潋滟轻浪:描绘了船在湖面上轻轻荡漾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 鸥鹭缤纷满天:鸟儿在空中飞翔,生动展现了自然的活力与美丽。
- 清歌久之未度:表明宴席上原本的欢乐已久违,清歌已经停止,暗含对欢乐时光的怀念。
- 画梁尘落芳筵:宴席的热闹已成往昔,画梁上落满尘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楼船和湖面比喻成轻浪,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清歌”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畔的美丽景象与宴席的冷清,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昔日欢乐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船:象征旅途与欢聚。
- 鸥鹭:象征自然的自由与活力。
- 清歌:象征欢乐与美好时光。
- 芳筵:象征宴会的热闹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鸥鹭”指的是哪些鸟类?
- A. 麻雀和燕子
- B. 海鸥和白鹭
- C. 画眉和杜鹃
- D. 鹳和鹤
-
填空题:诗中“清歌久之未度”表达了对__的怀念。
-
判断题: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 B
- 欢乐时光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 《春望》:反映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情感更为沉重,与《陪张龙图南湖暑饮》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中国文学史》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