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玉潭》

时间: 2025-01-27 03:31:55

千尺崖头一派清,古今不绝坠峥嵘。

长风卷起散岩壑,此日蚊知喷玉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尺崖头一派清,
古今不绝坠峥嵘。
长风卷起散岩壑,此日蚊知喷玉名。

白话文翻译:

在千尺高的悬崖上,清澈的水流奔腾而下,
古往今来,不曾停止地在崖壁上飞泻而下。
长风掀起了岩石之间的水流,今天的蚊子都知道这叫喷玉潭。

注释:

  • 千尺:形容悬崖的高度,表示非常高。
  • 崖头:指悬崖的顶端。
  • 一派清:形容水流清澈,气象一片明朗。
  • 古今不绝:古往今来,没有停止过,形容水流绵延不绝。
  • 坠峥嵘:形容水流犹如山石般飞泻而下,势头雄壮。
  • 长风卷起:长风猛烈地吹起。
  • 散岩壑:指岩石与溪谷之间的水流。
  • 喷玉:形容水流如玉般清澈、晶莹。

典故解析:

“喷玉潭”是一个特指地名,形容水流清澈而美丽的潭水。潭水如玉,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诗中提到的“蚊知”,意指自然界中的生物也能感受到潭水的美丽,这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提倡理学。司马光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喷玉潭》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政治动荡、士人追求理想的时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时局的思考。

诗歌鉴赏:

《喷玉潭》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诗的开头通过“千尺崖头一派清”勾勒出高耸的悬崖与清澈的水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古今不绝坠峥嵘”,不仅强调了水流的绵延不绝,更暗示了自然的恒久与不变。

在表达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长风与蚊子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长风卷起水流,展现了自然的力量,而“此日蚊知喷玉名”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物对美的感知。整首诗通过清新优雅的语言,唤起了读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尺崖头一派清

    • 描述了悬崖的高度及水流的清澈,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2. 古今不绝坠峥嵘

    • 表达了水流的绵延不绝,历史悠久,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与不变。
  3. 长风卷起散岩壑

    • 描述了长风的威力,卷起了岩石间的水流,显示出自然的动态。
  4. 此日蚊知喷玉名

    • 表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对美的感知,强调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玉”,强调其清澈与美丽。
  • 拟人:蚊子“知”喷玉名,赋予生物以感知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喷玉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诗中蕴含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险峻与自然的伟大。
  • :代表纯洁、透明,暗示着自然之美。
  • :象征力量与变化,展现出自然的动态。
  • 喷玉:比喻水流的美丽与灵动,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喷玉潭》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司马光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喷玉”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清澈的水流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矿石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喷玉潭》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而后者则强调水流的动态与力量,二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司马光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