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一日独酌》

时间: 2025-04-27 05:32:09

朋赏一时尽,寒花不改芳。

老夫能复醉,今日亦重阳。

沧海风波阔,青云鬓发苍。

萧然安退路,三径意何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后一日独酌
——赛音布 〔清代〕
朋赏一时尽,寒花不改芳。
老夫能复醉,今日亦重阳。
沧海风波阔,青云鬓发苍。
萧然安退路,三径意何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朋友们的欢聚已结束,然而寒冬的花朵依然保持着它的芬芳。我这位老者还能再度酩酊大醉,今天依旧是重阳节。海洋的波涛广阔无边,青天映衬着我苍白的头发。面对这萧条的退路,我的心境却是悠然自得,又何必追求更长的道路呢?

注释:

  • 朋赏:指朋友的聚会、赏玩。
  • 寒花:象征冬季的花,指即使在寒冷的季节,花仍保持着芳香。
  • 老夫:指年长的男性,谦称自己。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象征长寿。
  •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与无边。
  • 青云:晴天的蓝天,象征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 鬓发苍:形容头发变白,暗示年老。
  • 萧然:形容心境清淡、闲适。
  • 退路:指回归之路,或隐退的生活。
  • 三径:指诗人隐居之处的三条小路,象征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赛音布,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后,诗人可能经历了朋友的欢聚,随后独自饮酒,感受到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重阳后一日独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透过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诗人以“朋赏一时尽”引入,展现出朋友聚会结束后的孤独,面对“寒花不改芳”的意象,似乎在暗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追求与情感依然坚韧。接下来的“老夫能复醉,今日亦重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年岁已高,仍然能够在节日中找到乐趣。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沧海风波阔,青云鬓发苍”对比了海的辽阔与个人的渺小,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又有对自我衰老的无奈与接受。最终以“萧然安退路,三径意何长”收尾,展示一种超脱与宁静,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长远的未来,而在于享受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朋赏一时尽”:朋友的欢聚时光已经结束。
    • “寒花不改芳”:即使寒冬来临,花朵依然保持香气,象征持久的美好。
    • “老夫能复醉”:年老的我仍能醉酒,表明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 “今日亦重阳”:今天仍是重阳节,继续庆祝生命。
    • “沧海风波阔”:大海的波涛广阔,隐喻人生的艰难与宽广。
    • “青云鬓发苍”:高远的蓝天与苍白的头发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的年岁与理想。
    • “萧然安退路”:心境平淡安逸,选择回归的生活。
    • “三径意何长”:三条小路象征隐居,意在表达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沧海”与“青云”,形成鲜明的对比。
    • 隐喻:寒花与老夫的描述,暗示生命的坚持与不屈。
    • 象征:三径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归属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反思,强调友谊、生命的短暂与享受当下的心态。

意象分析:

  • 寒花:象征着在逆境中坚韧的生命力。
  • 重阳:象征着长寿与团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沧海:象征人生的广阔与不可预知。
  • 青云:象征理想与追求。
  • 三径:象征宁静的隐居生活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夫能复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生活的无奈
    • B. 对人生的乐观
    • C. 对友情的怀念
  2. “寒花不改芳”中的“寒花”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逆境中坚韧的生命
    • C. 时间的流逝
  3. “三径意何长”中提到的“三径”指的是什么?

    • A. 三条小路
    • B. 三个朋友
    • C. 三种理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重阳后一日独酌》同样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多的是对乡愁的表达,而后者则结合了节日的氛围与个人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收录多位清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技巧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