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为袁一无题扇
作者: 顾观 〔明代〕
原文展示:
月中仙子种娑罗,树底遥山隔绛河。
吹落秋声向何处,紫幹窗户晚凉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月中仙子在种植娑罗树的情景,远处的山峦被绛河隔开。秋天的声音随风飘落,不知飞向何方,窗户旁的紫色植物在傍晚的凉风中摇曳,增添了几分凉意。
注释:
- 娑罗:指的是一种树,常用作佛教中的象征,代表宁静与清净。
- 绛河:绛色的河,可能是指红色的河流,此处用以渲染山河的遥远与隔离。
- 紫幹:指的是带有紫色的树干或植物,暗示着诗人心中美好的景象。
- 秋声:秋天的声音,可能是指落叶、风声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典故解析:
- 月中仙子:借指嫦娥,传说中居住在月亮上的仙女,常用来象征美丽与孤独。
- 娑罗树:历史上与佛教相关,佛陀在娑罗树下涅槃,寓意深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顾观,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顾观在某个秋季夜晚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对生活的淡然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开头的“月中仙子种娑罗”引人入胜,月亮与仙子相互辉映,暗含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接下来的“树底遥山隔绛河”则展现了空间的广阔与遥远,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寂寥。整首诗以“秋声”引发思考,问向何处,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紫幹窗户晚凉多”则将视角拉回到窗前,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思绪与感伤,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月中仙子种娑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仙子在月光下种植象征宁静的树。
- “树底遥山隔绛河”:遥远的山脉被河流隔开,传达出一种空旷与孤独感。
- “吹落秋声向何处”:秋风吹来,声音随之飘散,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 “紫幹窗户晚凉多”:窗外的植物在晚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凉爽与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声形象化,赋予其生命。
- 对仗:如“月中仙子”与“树底遥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月:象征着孤独与远离。
- 仙子:代表理想与美好。
- 娑罗树:象征着宁静与清净。
- 秋声:暗示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月中仙子”指的是谁?
- A. 嫦娥
- B. 西王母
- C. 观音
- D. 玉兔
-
诗中提到的“绛河”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美好
- B. 隔离与遥远
- C. 宁静
- D. 财富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轻松
- C. 凉爽与安宁
- D. 愤怒
答案:
- A. 嫦娥
- B. 隔离与遥远
- C. 凉爽与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诗词对比:
- 顾观的“为袁一无题扇”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但顾观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直白的情感表达来引发共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