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时间: 2025-01-11 01:21:15

关山一片月,秋色夜初阑。

影入胡天冷,光流陇水寒。

暂同兵气白,翻与角声残。

辛苦楼兰戍,多因掩泪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关山一片月,秋色夜初阑。
影入胡天冷,光流陇水寒。
暂同兵气白,翻与角声残。
辛苦楼兰戍,多因掩泪看。

白话文翻译:

关山上空一轮明月,秋色渐浓,夜色刚刚降临。
月影映入胡地,显得格外寒冷,光辉流淌在陇水之上,水面似乎也变得冰凉。
偶尔同士兵一起,感受那种气息的苍白,反而与远处的角声交织成残缺的旋律。
辛苦守卫楼兰的戍楼,很多时候只能因泪水而掩面而视。

注释:

  • 关山:指的是边疆的山脉,象征着遥远和艰苦的环境。
  • :象征着思乡和孤独,常常与离别的情感相联系。
  • 胡天: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区域,暗示着异域和战乱。
  • 陇水:指的是陇山地区的水,象征着自然的冷清与孤独。
  • 兵气:指的是士兵的气息,反映出战斗的氛围。
  • 楼兰:古代西域的一个重要城邑,象征着边疆的防守与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邝鸿,明代诗人,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士兵苦难的同情,风格雄浑而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关山月》创作于明代,这一时期国家边境频繁发生战事,诗人通过描绘边境的月色与士兵的生活,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关山月》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月色,表现出士兵在边疆戍守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关山一片月,秋色夜初阑”,展现出一个宁静而又萧瑟的秋夜,月光洒在关山之上,衬托出大自然的广阔与人心的孤独。接下来的“影入胡天冷,光流陇水寒”则通过描写月影的冷清与水面的寒冷,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暂同兵气白,翻与角声残”展现了士兵在战斗中所感受到的紧张与惆怅。这里的“白”字,传达出一种死亡的气息,似乎暗示着战争的残酷。而“翻与角声残”则是对不绝于耳的号角声的感慨,显示出战斗的凶险与士兵的无奈。

最后一句“辛苦楼兰戍,多因掩泪看”,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戍守士兵的深切同情,隐含着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乡土的思念。整个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深邃,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关山一片月:描绘出关山上空的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秋色夜初阑:秋色渐浓,夜晚刚刚开始,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3. 影入胡天冷:月影映入胡地,表现出此地的寒冷与孤独。
  4. 光流陇水寒:月光洒在水面,水也因此显得寒冷,反映出自然的冷峻。
  5. 暂同兵气白:与士兵的气息交融,描绘出战斗的氛围。
  6. 翻与角声残:战斗的号角声在耳边回响,表现出战斗的残酷。
  7. 辛苦楼兰戍:守卫楼兰的士兵日夜辛劳,传达出一种苦楚与无奈。
  8. 多因掩泪看:因思乡而流泪,反映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影入胡天冷,光流陇水寒”,表现出诗歌的对称美。
  • 比喻:将月光与士兵的气息进行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意象:如“关山”、“楼兰”等,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边疆守卫士兵的深切同情与思念之情,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意象分析:

  • 关山:象征着边境的艰辛与遥远。
  • :象征着孤独、思乡与无奈。
  • 胡天:暗示着异域的寒冷与战火。
  • 陇水:代表着自然的冷清与孤独。
  • 楼兰:象征着边疆的守卫与士兵的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邝鸿
    • C. 王维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楼兰”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古代的一个城邑
    • C. 一种乐器
    • D. 一位历史人物
  3. “影入胡天冷”中的“胡天”指的是哪里?

    • A. 南方
    • B. 北方少数民族的区域
    • C. 西方
    • D. 东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边塞的壮丽与苍凉。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出边疆生活的苦楚与壮丽。

诗词对比:

  • 《关山月》与《凉州词》:两首诗都描绘了边塞的情景,但《凉州词》更加强调士兵的豪情,而《关山月》则更为细腻地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边塞诗的艺术与情感》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