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偶兴》
时间: 2025-01-11 01:54: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绕檐风景接崆峒,生计年年乐岁丰。
布谷声传红杏雨,调起绿杨风。
桑麻远近千村里,禾黍高低一望中。
每与邻翁相庆社,醉歌不惜酒樽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的美丽风景,四周的山峦与屋檐相接,生活富足而乐观。布谷鸟的叫声传来,伴随着红杏的细雨,绿杨树在风中摇曳。远处的桑麻田在千村万户中一片繁荣,稻谷和黍子在眼前高低起伏。每当与邻居们庆祝丰收时,大家欢歌畅饮,丝毫不在意酒樽的空虚。
注释:
- 绕檐:指房屋的屋檐,环绕着美丽的风景。
- 崆峒:指山名,象征着远山的秀丽。
- 布谷声:布谷鸟的鸣叫,象征着春天和丰收的到来。
- 红杏雨:春雨滋润红杏,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调起:引起、激发的意思,这里指风声与景色的相互影响。
- 桑麻:指桑树与麻,代表农村的主要农作物。
- 禾黍:禾谷与黍米,都是粮食作物。
- 庆社:庆祝丰收的社祭,通常是农村的传统活动。
- 醉歌不惜酒樽空:形容喝酒唱歌畅快,丝毫不在意酒杯空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质斋,宋代诗人,生活在农村,擅长描写田园生活,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丰收的季节,诗人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丰收的喜悦。
诗歌鉴赏:
《田园偶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的美丽景色和丰收的喜悦。诗的开头,诗人通过“绕檐风景接崆峒”描绘出一幅自然与人居和谐相融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悠然的感觉。随着“生计年年乐岁丰”的出现,诗人将个人的感受与农村的丰收紧密相连,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恩。
接下来的“布谷声传红杏雨,调起绿杨风”,则通过音声与视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布谷鸟的鸣叫与红杏的细雨,仿佛在为田园的美景增添了几分灵动。而“桑麻远近千村里,禾黍高低一望中”则展示了农村的广阔与繁荣,诗人将视野延展到千村万户,显示出一种宏观的丰收景象。
最后两句“每与邻翁相庆社,醉歌不惜酒樽空”,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欢乐,诗人通过与邻居们的欢庆活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首诗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人际关系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热情歌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绕檐风景接崆峒:房屋的屋檐与远方的山峦相连,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 生计年年乐岁丰:生活富足,年年享受丰收的快乐,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感。
- 布谷声传红杏雨:布谷鸟的叫声在传递,红杏与细雨交织,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 调起绿杨风:绿杨在风中摇曳,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生动。
- 桑麻远近千村里:桑树与麻田在千村万户中随处可见,展现了农村的繁荣景象。
- 禾黍高低一望中:稻谷与黍米在远处高低起伏,描绘出一片丰收的景象。
- 每与邻翁相庆社:每次与邻居们一同庆祝丰收的社祭,强调人际的和谐。
- 醉歌不惜酒樽空:尽情地欢歌,丝毫不在乎酒杯是否空了,表现出对快乐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生活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 拟人:布谷鸟的鸣叫如同在传递消息,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自然美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诗人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丰收的喜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檐:象征家庭与生活的庇护。
- 崆峒:象征自然的高远与壮丽。
- 布谷: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复苏。
- 红杏: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桑麻:象征农村的繁荣与生活的富足。
- 禾黍:象征粮食与丰收,代表生活的基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布谷”是指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料 -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邻居的感情? A. 争吵
B. 庆祝丰收
C. 远离
D. 帮助 -
诗中提到的“生计年年乐岁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生活的满足与快乐
C. 对未来的担忧
D.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高质斋的《田园偶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高质斋更关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陶渊明则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