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

时间: 2025-01-11 05:21:29

祇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

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

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

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

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

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
作者: 李逢吉

祇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
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
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
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
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
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暮年时的忧思与怀念。他身处南方,感到身心俱疲,爬上望京台远望,眼前却被万山遮挡。夕阳渐渐西沉,像鸟儿一样飞回,连绵的云天向东北延展。涪江在脚下缓缓流淌,似乎在为他叹息。诗人思念着当年教书育人的时光,德行与威望早已传遍边地。他写信寄托给令狐华州,希望能够传达对三峰守的情怀,却又因山路云烟隔绝而感到无奈。

注释

  • 祇役:只做奴仆,表示诗人身处卑微的境地。
  • 滞南服:滞留在南方,隐喻对故乡或其他地方的思念。
  • 颓思:消沉的思绪,表现诗人的心情。
  • 望京台:指望京的高台,象征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 涪江:涪江是四川的一条河流,象征着诗人的故乡。
  • 信徒尔:寄信给你,表达与令狐华州的沟通。
  • 三峰守:指守卫三峰的朋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逢吉(约758年-831年),字君翰,号少山,唐代诗人,生于湖北,仕途不顺,长期在外游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逢吉晚年,他在南方任职,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思乡之情,借由望京台的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起首两句以“祇役滞南服”开篇,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达自己的处境,紧接着“颓思属暮年”则反映出一种消沉与无奈的心理状态。接下来,诗人闲登望京台,尽管眼前是“万山蔽其前”的景象,但这一行为象征着他对未来的渴望与追寻。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中的落日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使人感到一种无奈的美感。涪江在脚下潺潺流过,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无尽思绪与惆怅。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表现出李逢吉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真挚,诗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荏苒的哀愁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祇役滞南服:诗人以自谦的方式揭示自己在南方的境遇,暗示一种被束缚的感觉。
  2. 颓思属暮年:表达诗人对生活的迷茫,承认自己已步入晚年,心中充满忧愁。
  3. 闲上望京台:闲暇之余,爬上高台,象征对未来的向往。
  4. 万山蔽其前:面对障碍,感到前路渺茫。
  5. 落日归飞翼: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带出一种无奈感。
  6. 连翩东北天:描绘浩瀚的天空,表现诗人的宽广胸怀与渴望。
  7. 涪江适在下:涪江缓缓流淌,暗示诗人的故乡情结。
  8. 为我久潺湲:江水的潺潺声,似乎在倾诉诗人的心声。
  9. 中叶成文教:回忆过去的教书生涯,表达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10. 德威清远边:德行与威望的传播,显示出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11. 颁条信徒尔:向友人寄信,传达思念之情。
  12. 华发生苍然:华州的自然景色,象征清新与自然,寄托诗人的情感。
  13. 寄怀三峰守:对友人的思念,表达深厚的感情。
  14. 岐路隔云烟:山路遥远,隔断了彼此的联系,表现出一种无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日归飞翼”,将夕阳比作飞鸟,形象生动。
  • 拟人:涪江“为我久潺湲”,赋予江水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李逢吉晚年的思考与情感,虽然生活中充满了无奈与消沉,但他依然怀念过去的时光与友人,表达出一种对理想与情感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望京台:象征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结束。
  • 涪江:代表故乡与思乡之情。
  • 云烟:象征隔阂与距离,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李逢吉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思念
    C. 忍耐
    答案:B

  2. “落日归飞翼”中的“飞翼”是指什么? A. 飞鸟
    B. 夕阳
    C. 远方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涪江”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故乡
    C. 时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逢吉与杜甫:两位诗人在诗中都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思乡之情,李逢吉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而杜甫则通过对亲情的直接描绘,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