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
时间: 2025-01-11 07:39: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
李逢吉 〔唐代〕
直继先朝卫与英,
能移孝友作忠贞。
剑门失险曾缚虎,
淮水安流缘斩鲸。
黄阁碧幢惟是俭,
三公二伯未为荣。
惠连忽赠池塘句,
又遣羸师破胆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忠武李相公的敬意,提到了他能够像先朝的卫将军那样忠诚、英勇,移风易俗,成为孝友榜样。剑门险地曾经捕捉过猛虎,淮水安静流淌的原因是曾有勇士斩杀了巨鲸。黄阁和碧幢虽是简单朴素,却显示出真诚的德行;三公和二伯的地位未必就是真正的荣华。惠连突然赠送池塘的诗句,又让那些羸弱的士兵感到震惊。
注释:
字词注释:
- 直继:直接继承。
- 忠贞:忠诚而坚定。
- 剑门:指剑门关,是一个险要的关隘。
- 缚虎:捉住猛虎,比喻征服强敌。
- 安流:安静流淌。
- 缘斩鲸:因为斩杀了鲸鱼而得以安宁。
- 黄阁碧幢:形容简单却高雅的建筑。
- 惠连:指惠连诗人,可能为王维等人。
- 羸师:疲惫的军队。
- 破胆惊:形容胆怯和惊恐。
典故解析:
- 卫与英:指历史上忠义的典范。
- 三公二伯:古代官职,象征权势与荣华。
- 惠连:可能暗指王维的诗句,表现出诗中意境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逢吉,唐代诗人,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诗作多涉及忠诚、英勇的主题而广受赞誉。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风气的关心和对忠臣的歌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逢吉收到李相公的寄信后,表达了对李相公的敬仰与感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与英勇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忠诚和英勇的主题。诗人李逢吉以“直继先朝卫与英”开篇,直接点出对李相公的赞美,承接了历史上忠臣的风范,强调了忠贞不渝的道德品质。接下来的“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则通过具体的历史情境描绘,生动地体现了勇士在艰难险境中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智慧。这里的比喻富有力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黄阁碧幢惟是俭,三公二伯未为荣”中,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认为真正的荣耀不是来自于高官厚禄,而是来自于内心的真诚和高尚的品德。这种反映社会价值观的思考,赋予了诗歌更深的内涵。
最后两句“惠连忽赠池塘句,又遣羸师破胆惊”则是一个转折,诗人以惠连的诗句为引,表现出对美好诗句的珍视,同时提到士兵的恐惧,暗示了战斗中的艰难与挑战,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严谨,内容上更是富含哲理,展示了李逢吉对忠诚、勇敢与内心高贵品质的高度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继先朝卫与英:强调李相公的忠诚继承了过去英勇的忠臣。
- 能移孝友作忠贞:表明他能够影响他人,成为榜样。
- 剑门失险曾缚虎:描绘历史中的勇气与智谋。
- 淮水安流缘斩鲸:象征着和平的来之不易。
- 黄阁碧幢惟是俭:强调简朴的美德。
- 三公二伯未为荣:质疑名位的真正价值。
- 惠连忽赠池塘句:引入美好的诗句,转向艺术。
- 又遣羸师破胆惊:表达战争中的艰辛与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剑门失险曾缚虎”,用虎比喻敌人,增强意象。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象征:如“黄阁碧幢”象征高尚的品德。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忠诚与勇敢的赞美,强调道德与品德的价值,反映了对功名利禄的思考及对美好诗句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门:象征险境与挑战。
- 淮水:象征宁静与安宁。
- 黄阁碧幢:象征简朴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逢吉的诗主要赞美什么? A. 财富
B. 忠诚与勇敢
C. 享乐
答案:B -
“黄阁碧幢惟是俭”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崇尚奢华
B. 赞美简朴
C. 追求名利
答案:B -
“惠连忽赠池塘句”中,惠连指的是哪个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逢吉与王维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忠诚与自然的描绘,但李逢吉更侧重于历史与道德,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