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5:4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其二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因循游计春过半。
几度黄昏歌酒散。
此时泪眼向花枝,
不待飘零肠已断。
旧游台榭年芳换。
却为伤高重倚遍。
水裙油幕趁清明,
招得春魂何处见。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我仍然沉浸在往日的游玩计划中。
黄昏时分,几次聚会后歌舞散去。
此时我泪眼朦胧地望着花枝,
不必等到花瓣飘落,我的心肠已经断裂。
往日游玩的台榭已经换了年华。
我却因为怀念而频频倚靠,感到无比伤感。
水袖轻摆,油灯明亮,正值清明时节,
但我却不知道春天的灵魂在哪里寻觅。
注释:
- 因循: 指依赖、依循。
- 游计: 游玩计划。
- 黄昏: 指日落时分。
- 泪眼: 泪水模糊的眼睛,形容悲伤。
- 飘零: 花瓣或树叶等随风飘落。
- 肠已断: 形容心中非常悲痛。
- 台榭: 指供游玩、休息的台阶或楼阁。
- 水裙油幕: 指水波荡漾的裙摆和油灯照耀的帷幕。
典故解析:
- 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季,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悼念的情感。
- 台榭: 古代文人常在台榭吟咏,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40-1700),字子华,号云洲,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感悟,具有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以春天为背景,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玉楼春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怀旧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春光流逝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往昔游乐时光的深切怀念。开头几句“因循游计春过半”,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个人的无奈,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但游玩的计划仍在延续,似乎在逃避现实的伤痛。
诗中的“泪眼向花枝”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悲伤,花枝的美丽与自身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失去后的痛苦。接下来的“旧游台榭年芳换”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曾经的欢声笑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往昔的惋惜。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水裙油幕”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柔情与追忆。然而结尾的“招得春魂何处见”则让人感到无奈与迷茫,春天的灵魂在哪里呢?这是对生命与时间无常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因循游计春过半: 诗人仍在依赖过去的游玩计划,暗示不愿面对时间的流逝。
- 几度黄昏歌酒散: 几次黄昏的聚会后,欢乐的气氛已散去,暗示孤独。
- 此时泪眼向花枝: 泪水模糊了眼睛,目光投向花枝,表达伤感。
- 不待飘零肠已断: 即便花瓣未落,心已痛断,强调内心的伤痛。
- 旧游台榭年芳换: 旧游的地方已换了年华,象征着时间的变迁。
- 却为伤高重倚遍: 因为伤感而频频倚靠,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忧伤。
- 水裙油幕趁清明: 描绘春天的景象,水波荡漾,油灯明亮,增添了生动感。
- 招得春魂何处见: 春天的灵魂无处可寻,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水裙油幕”比喻春天的美丽景象。
- 拟人: 将春魂拟人化,使其具象化为可寻觅的存在。
- 对仗: 词中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展现了人对自然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 象征生机与希望,然而在诗人眼中却是伤感的。
- 花: 美好而脆弱,代表着短暂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
- 泪: 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哀伤。
- 台榭: 代表着过去的欢乐与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因循游计春过半”是什么意思?
- A.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 B. 计划游玩
- C. 依赖过去的游玩计划
-
“水裙油幕”的意象主要表现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伤感的情绪
- C. 过去的回忆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欢快
- B. 怀念与伤感
- C. 无所谓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杨柳枝》
诗词对比:
- 比较郑文焯的《玉楼春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郑文焯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感伤,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郑文焯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