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其三》
时间: 2025-01-26 05:03: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其三》
作者: 胡士莹
画阑日日和香凭,长恨行人行不定。
愁连江上去来潮,梦接天涯长短岭。
花枝肠断双鸾镜,窈窕自怜红泪影。
妾心犹恐不分明,化作春冰沉古井。
白话文翻译:
画阑上每天都伴随着芳香,
我常常怨恨那行人,走得不定。
愁苦随江水潮起潮落,
梦中相连着那遥远的山岭。
花枝缠绵,令我心肠断裂,
我独自怜惜着红泪的影子。
我的心仍然害怕不够分明,
仿佛化作春天的冰,沉入古井。
注释:
字词注释:
- 画阑:装饰有画的栏杆,这里指代有美丽景色的地方。
- 长恨:长久地怨恨。
- 愁连:愁苦连绵,形容忧伤。
- 双鸾镜:比喻双鸾鸟的镜子,象征情侣之间的情感。
- 窈窕:形容女子体态柔美,优雅。
- 春冰:春天的冰,象征脆弱和易碎的感情。
- 古井:古老的井,象征深邃和沉静。
典故解析:
“长恨”可引申为对离别和不定感情的怨恨,常见于古典文学中,表现了对爱情的执念;“双鸾”则是古人对美好爱情的象征,鸾鸟被视作忠贞不渝的代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士莹,近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鲜明,擅长词作,风格多表现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中,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怨恨,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结相互交织。
诗歌鉴赏:
《玉楼春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画阑”“江上潮”“双鸾镜”等,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忧伤的情感世界。诗的开头便以“画阑日日和香凭”引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愁苦的氛围,接着“长恨行人行不定”,表露出对行人离去的无奈与怨恨,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不确定性和对离别的恐惧。
此外,诗中“花枝肠断双鸾镜”一联,通过“花枝”与“鸾镜”的结合,深刻描绘了情感的纠结与无奈,而“窈窕自怜红泪影”则展现了诗人自我怜惜的情感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独和悲伤。最后一句“化作春冰沉古井”,以形象的比喻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脆弱与深沉,仿佛情感在春冰的映衬下,变得更加脆弱而沉重。
整首诗在结构上流畅而自然,情感上深邃而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阑日日和香凭”:描绘了一种优雅的环境,充满了香气,暗示着生活的美好。
- “长恨行人行不定”:表达了对行人离去的不满和怨恨,揭示了情感的不确定性。
- “愁连江上去来潮”:愁苦随江水潮起潮落,象征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 “梦接天涯长短岭”:梦境中的遥远山岭,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惆怅。
- “花枝肠断双鸾镜”:比喻情感的脆弱,似乎一触即碎。
- “窈窕自怜红泪影”:自我怜惜,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 “妾心犹恐不分明”:表达对情感的不安与困惑。
- “化作春冰沉古井”:情感如春天的冰般脆弱,沉入古井,象征深藏的情感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化作春冰”,将情感比作易碎的冰,增强了情感的脆弱感。
- 对仗:如“愁连江上去来潮”,形成了对称的语句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怨恨,表现了对情感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所经历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阑:美丽的环境,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江潮:象征着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 双鸾镜:象征着恋人之间的忠贞与情感的脆弱。
- 红泪影:表达内心的伤痛与自怜。
- 春冰:象征脆弱而易碎的感情。
- 古井:象征深邃与沉静,表达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画阑日日和香”中的“和香”指的是什么?
A. 清香的空气
B. 美丽的花朵
C. 令人愉悦的气味
D. 安静的环境 -
“长恨行人行不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行人的思念
B. 对行人离开的怨恨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未来的期待 -
“化作春冰沉古井”中“春冰”象征什么?
A. 坚固的爱情
B. 脆弱的感情
C. 清澈的水
D. 幸福的生活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忧伤。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对亲人的怀念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对比:
- 胡士莹的《玉楼春 其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忧伤,但李清照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胡士莹则通过意象展现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
- 《古诗词名篇解析》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及其背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