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淮流浩荡楚原平,
叹息英雄不再生。
天日可明归汉志,
风云犹似下齐兵。
千年城郭名空在,
百战山河姓几更。
还酹将军一杯酒,
黄鹂碧草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淮水浩荡,楚地宽阔,
我感叹英雄已不再出世。
阳光明亮,汉朝的理想依旧清晰,
风云变幻,仿佛齐国的军队又在兴起。
千年的城池名存实亡,
经历百战的河山又改姓几度。
我再为将军敬上一杯酒,
黄鹂声与碧草相映,令人难以自胜。
注释:
- 淮流:指淮河,象征浩大的水流。
- 楚原:指楚地的原野,象征广阔的土地。
- 英雄不再生:感慨现在没有像韩信这样的英雄人物。
- 天日可明:意指光明的未来,汉朝的理想依然存在。
- 风云犹似下齐兵: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如同齐国的军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 千年城郭:古老的城池,虽然存在,但名存实亡。
- 百战山河:象征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频繁。
- 酹:洒酒祭奠的意思。
- 黄鹂碧草: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将军的怀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肃,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韩信城》写于对韩信这位历史英雄的缅怀之中,反映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渴望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韩信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以韩信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当下社会的忧思。开头两句以“淮流浩荡楚原平”描绘出宽广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历史的大背景。同时,诗人对“英雄不再生”的感叹,传达出对当代缺乏英雄人物的失望。接下来,诗句“天日可明归汉志”描绘出一种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对汉朝辉煌的向往。整首诗在描写历史的同时,也通过“风云犹似下齐兵”的比喻,表达出时局的动荡不安,暗含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两句“还酹将军一杯酒,黄鹂碧草不胜情”则通过祭奠的方式,表现出对将军的深情怀念。黄鹂和碧草的描写,既是自然景象的映衬,也体现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情感交织,深刻展示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淮流浩荡楚原平:描绘了淮河的壮丽,以及楚地的广阔,展现出历史的宽广背景。
- 叹息英雄不再生:感慨如今无英雄出现,反映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 天日可明归汉志:表达对汉朝理想的追求与对未来的希望。
- 风云犹似下齐兵:比喻局势动荡不安,暗示历史的反复与变迁。
- 千年城郭名空在:古老的城池虽然存在,但已无实质意义。
- 百战山河姓几更:历史的变迁和战斗不断,象征着国家的频繁更替。
- 还酹将军一杯酒:表示对将军的敬意,通过酒祭奠表达怀念。
- 黄鹂碧草不胜情:描绘自然的美好,反衬出诗人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动荡比作“风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千年城郭名空在,百战山河姓几更”,对称工整,增加韵律感。
- 拟人:黄鹂与碧草的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围绕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韩信的赞美,深刻反映出英雄主义的价值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状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流:象征历史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楚原:代表广阔的历史背景。
- 英雄: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对象。
- 将军:具体的历史人物,代表着忠义与英勇。
- 黄鹂:自然的美好,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英雄不再生”是指谁? A. 韩信
B. 刘邦
C. 项羽
D. 曹操 -
“千年城郭名空在”中的“名空”意思是:
A. 名声大噪
B. 名存实亡
C. 名扬四海
D. 名不副实 -
诗歌的主题主要围绕: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by 王昌龄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出塞》与《韩信城》相同点在于都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思考与战争的感慨,但《出塞》更多强调了边疆的孤独与战争的残酷。
- 《登高》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化与历史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