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歌》

时间: 2025-01-27 04:00:29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白话文翻译

木兰在织布机前叹息,问自己究竟是为了谁而忙碌。
她想知道自己心中所忧虑的事情,感动得强忍着悲伤,抬起了脸。
父亲已经在军籍上,年纪渐长,身体日渐衰弱。
他怎能承担万里征途,家中还有年幼的孩子!
胡人的沙尘掩盖了马蹄声,北风如刀割人肌肤。
老父亲旧病缠身,木兰怎能独自支撑?
于是木兰替父从军,准备马匹和兵器。
她脱下华丽的衣裳,洗去浓妆。
策马奔赴军营,豪情壮志地携带着干将剑。
早晨驻扎在雪山下,傍晚宿于青海边。
夜里出击敌人,甚至深入于阗羌。
将军凯旋归来,士兵们回到故乡。
父母见到木兰,喜悦中夹杂着悲伤。
木兰能够承受父母的容颜,却卸下了巾帼的妆饰。
昔日她是英勇的烈士,如今却恢复了柔弱的女子形象。
亲戚们举杯庆祝,父母才明白女儿与儿子并无二致。
门前的旧军营,十年来一起经历风雨。
本是结下兄弟之交,誓言死战不退。
如今再次见到木兰,虽然言声与容貌不同。
大家都惊愕不敢上前,叹息声中感慨万千。
世上有像木兰这样的臣子,忠孝两全,名声千古永存!

注释

  • :织布机,这里指木兰的工作。
  • 戚戚:忧虑的样子。
  • 隶兵籍:在兵役登记上,表示父亲已经是军人。
  • 气力日衰耗:身体和力量逐渐衰弱。
  • 胡沙:胡人的沙尘,指战争环境。
  • 秣马:为马匹准备粮草。
  • 干将:古代名剑,象征勇气与力量。
  • 青海:地名,指西北地区。
  • 巾帼:女性的代称,强调女性的身份。

典故解析

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源自北朝时期,后被《木兰辞》所传唱,表现了木兰的忠孝和勇敢,是古代女性英雄形象的代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元甫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作品以题材广泛且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角色的挑战,以及对忠孝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女性在家国情怀中的重要地位。

诗歌鉴赏

《木兰歌》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忠孝与勇敢的结合,传达出深厚的家国情怀。诗中描绘了木兰的心理斗争与坚定决心,展现了她在面对父亲的衰弱与战争的残酷时,选择承担责任的勇气。诗句中“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深刻体现了木兰从儿女情怀到英勇将士的转变,既是对女性能力的认可,也是在强调忠孝的伟大。通过对木兰生活背景的描绘,诗歌让人深刻感受到家庭与国家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传达了对女性力量的赞美。诗歌最后一句“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更是对木兰精神的永恒肯定,展示了忠诚与勇气的价值将流传千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兰抱杼:木兰在织布机前工作,表明她的身份与责任。
  2. 借问复为谁:木兰在思考自己的苦恼与奋斗的意义。
  3. 老父隶兵籍:父亲已在军籍,暗示着战争的紧迫与家庭的困境。
  4. 气力日衰耗:父亲年老体弱,无法再承担战争重任。
  5. 胡沙没马足:描绘出战争的艰难环境。
  6.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感到无奈与担忧。
  7. 木兰代父去:表明木兰的勇敢决策。
  8. 秣马备戎行:准备战争,展现木兰的果断。
  9.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描绘木兰的征战过程,显示出艰苦。
  10.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战争结束,士兵们回归,木兰的身份开始被揭露。
  11.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父母对女儿的归来既高兴又悲伤。
  12.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家人终于意识到女儿与儿子同样能为国家效力。
  13.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木兰的忠孝品德成为后世典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表现诗歌的音乐美。
  • 比喻:用“胡沙没马足”等描写战争环境,营造紧张气氛。
  • 夸张:描述父亲的衰弱与木兰的勇敢,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忠孝与勇气,表达了女性的英勇与家庭责任,并强调忠于国家与孝顺父母的崇高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兰:象征着忠孝与勇敢的女性形象。
  • 干将:象征着力量与勇气。
  • 青海、雪山:象征着战争的艰难环境及木兰的坚定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木兰的父亲在军籍上,为什么他无法从军?

    • A. 年龄太大
    • B. 身体虚弱
    • C. 有其他责任
    • D. 不喜欢战争
  2. 木兰在从军前做了什么准备?

    • A. 准备食物
    • B. 拔剑练习
    • C. 秣马备戎
    • D. 织布
  3. 诗中提到的“千古之名”指的是什么?

    • A. 木兰的名字
    • B. 忠孝的精神
    • C. 胜利的将军
    • D. 诗人的成就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木兰辞》:描述木兰的故事,展现她的英勇与牺牲。
  • 《九歌》:屈原的作品,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诗词对比

  • 比较《木兰歌》与《长恨歌》,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但《木兰歌》更多强调忠孝与女性的力量,而《长恨歌》则探讨爱情与失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韦元甫诗集》

相关诗句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下一句是什么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上一句是什么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下一句是什么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上一句是什么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下一句是什么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上一句是什么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下一句是什么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上一句是什么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下一句是什么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上一句是什么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下一句是什么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上一句是什么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下一句是什么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上一句是什么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下一句是什么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上一句是什么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下一句是什么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上一句是什么

木兰抱杼嗟,下一句是什么

借问复为谁。上一句是什么

借问复为谁。下一句是什么

欲闻所戚戚,上一句是什么

欲闻所戚戚,下一句是什么

感激强起颜。上一句是什么

感激强起颜。下一句是什么

老父隶兵籍,上一句是什么

老父隶兵籍,下一句是什么

气力日衰耗。上一句是什么

气力日衰耗。下一句是什么

岂足万里行,上一句是什么

岂足万里行,下一句是什么

有子复尚少!上一句是什么

有子复尚少!下一句是什么

胡沙没马足,上一句是什么

胡沙没马足,下一句是什么

朔风裂人肤。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