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时间: 2025-04-27 06:30:53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白话文翻译

无缘无故地寻找愁苦,寻找怨恨,有时显得愚蠢得像疯子。
即使生得一副好皮囊,心中却是杂草丛生。
潦倒之际不谙世事,愚笨的人又害怕读书。
行为举止偏僻,性格乖张,不在乎世人的诽谤。
富贵的人不知道乐于工作,贫穷的人难以忍受凄凉。
可怜的是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对国家和家庭都没有希望。
在这个世界上无能的人是第一,古今无能的也独一无二。
寄语那些豪门子弟与富贵人家,别去效仿这个孩子的模样。

注释

  • 无故:没有理由。
  • 寻愁觅恨:寻找忧愁和怨恨。
  • 皮囊:指外表或身体。
  • 草莽:比喻内心杂乱无序。
  • 潦倒:形容生活窘迫,失意。
  • 纨绔:形容富贵人家的子弟。
  • 膏粱:比喻富贵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清代作家,其代表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曹雪芹一生贫困,经历了家道中落的痛苦,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世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是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期间,反映了对主人公贾宝玉的深刻思考与批判。诗中借贾宝玉之形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抨击,揭示了富贵与贫穷、聪明与愚蠢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诗歌鉴赏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曹雪芹用简练、犀利的语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现实。诗中,作者通过对贾宝玉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无故寻愁觅恨”引入,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无缘无故的愁苦,接着通过对宝玉性格的分析,指出他外表虽美但内心却充满杂草,这种对比让人深思。接下来的几句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奈,特别是“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富贵人家与贫苦人家的心理状态,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结构紧凑,逻辑严密,情感真挚。曹雪芹以贾宝玉为例,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对“纨绔子弟”的讽刺,提醒那些享受富贵生活的人别忘了自我反省。最终,诗的结尾寄语豪门子弟,警示他们不要效仿贾宝玉的消极态度,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期待。整首诗在揭示人性与社会的同时,展现了曹雪芹深邃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故寻愁觅恨:指没有理由地寻找忧愁和怨恨,揭示了人性中对痛苦的追求。
  2. 有时似傻如狂:表现出内心的迷茫与疯狂,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
  3. 纵然生得好皮囊:虽然外表漂亮,但内心的空虚与杂乱。
  4. 腹内原来草莽:比喻内心的混乱与无知。
  5. 潦倒不通世务:生活困顿,无法理解世事。
  6. 愚顽怕读文章:愚蠢且害怕学习,表现出对知识的逃避。
  7. 行为偏僻性乖张:性格与行为的古怪,与世俗格格不入。
  8. 那管世人诽谤: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与批评。
  9. 富贵不知乐业:富贵的人不懂得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10. 贫穷难耐凄凉:贫穷的人难以忍受生活的悲惨。
  11.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怜的是浪费了美好的时光。
  12. 于国于家无望:对国家和家庭的未来感到失望。
  13. 天下无能第一:在这个世界上最无能的人。
  14. 古今不肖无双:古今最无能的人,独一无二。
  15. 寄言纨绔与膏粱:劝告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
  16. 莫效此儿形状:不要效仿贾宝玉的无能与消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腹内原来草莽”比作内心的杂乱,形象生动。
  • 对仗:如“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工整而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贾宝玉的批判,揭示了人性中的愚蠢与迷茫,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表达了对富贵人家的警示与对生活的思考。诗歌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无能者的深刻讽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内心的痛苦与矛盾。
  • 草莽:比喻内心的混乱与不理智。
  • 富贵:象征社会地位与物质享受。
  • 贫穷: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韶光:象征美好的时光与人生的转瞬即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故寻愁觅恨”意指: A. 寻找快乐
    B. 寻找忧愁和怨恨
    C. 寻找朋友
    D. 寻找知识

  2. “腹内原来草莽”是指: A. 内心充满智慧
    B. 内心杂乱无序
    C. 内心丰富多彩
    D. 内心空虚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富贵的乐趣
    B. 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
    C. 对知识的追求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曹雪芹的代表作,深刻描绘了贾宝玉的人生与社会。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诗歌,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更加柔和。
  • 《登高》:杜甫的作品,体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关怀。

通过对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进一步揭示了古代诗词在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上的多样性。

相关诗句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下一句是什么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上一句是什么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下一句是什么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上一句是什么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下一句是什么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上一句是什么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下一句是什么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上一句是什么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下一句是什么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上一句是什么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下一句是什么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上一句是什么

无故寻愁觅恨,下一句是什么

有时似傻如狂。上一句是什么

有时似傻如狂。下一句是什么

纵然生得好皮囊,上一句是什么

纵然生得好皮囊,下一句是什么

腹内原来草莽。上一句是什么

腹内原来草莽。下一句是什么

潦倒不通世务,上一句是什么

潦倒不通世务,下一句是什么

愚顽怕读文章。上一句是什么

愚顽怕读文章。下一句是什么

行为偏僻性乖张,上一句是什么

行为偏僻性乖张,下一句是什么

那管世人诽谤。上一句是什么

那管世人诽谤。下一句是什么

富贵不知乐业,上一句是什么

富贵不知乐业,下一句是什么

贫穷难耐凄凉。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