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11 01:50:52

人人不省,日日光阴急。

崄路是轮回,前途事、暗中似漆。

观公风貌,俊格最青春,多清净,少贪求,善事休交失。

虚情娇态,恰似蜂便蜜。

晓夜采花忙,合和成、谁人啖汁。

若还悟此,目下便回头,蓬莱路,彩云端,有分相随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作者: 王哲 〔元代〕

人人不省,日日光阴急。
崄路是轮回,前途事暗中似漆。
观公风貌,俊格最青春,
多清净,少贪求,善事休交失。
虚情娇态,恰似蜂便蜜。
晓夜采花忙,合和成谁人啖汁。
若还悟此,目下便回头,
蓬莱路,彩云端,有分相随入。

白话文翻译

人人都不觉察,日复一日光阴匆匆。
崎岖的道路如同轮回,前方的事情黑暗得像漆一样。
观看公子的风采,最为青春英俊,
应当多一些清净,少一些贪求,做好事不要交失。
虚情假意的娇态,恰似蜜蜂所酿的蜜。
清晨和晚上采花忙碌,最终合成谁来品尝的蜜汁?
如果还有所领悟,现在就该回头,
蓬莱的路在彩云之端,与有缘人相随而入。

注释

  • 不省:不觉察。
  • 崄路:崎岖的道路,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的艰难。
  • 轮回:循环,生死交替的过程。
  • 公风貌:指身份显赫的人的风采。
  • 善事:做好事。
  • 虚情娇态:形容虚假的情感和娇媚的姿态。
  • 啖汁:品尝蜜汁,这里可以理解为享受生活的结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王哲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关注人心的变化与社会的风气。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那个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人对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有深刻的反思,王哲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抒发了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作者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揭示了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忽略的内心世界。首句“人人不省,日日光阴急”直接点出人们在时间流逝中迷失自我,生活变得匆忙而无序。接下来的“崄路是轮回,前途事暗中似漆”,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王哲在诗中以“观公风貌,俊格最青春”引入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在现代社会中,内心的清净与不贪求是多么重要。诗中提到的“虚情娇态”,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虚伪与伪善,犹如蜜蜂的蜜,表面甜美而内里却可能是空虚。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促使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最终引导出一种希望与回归的情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善良。诗歌的结尾“蓬莱路,彩云端,有分相随入”,更是展现了一种理想的归宿与美好的期许,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人不省,日日光阴急:揭示了人们忙碌而忽略生活的真谛。
  2. 崄路是轮回,前途事暗中似漆:比喻人生艰难,前途未知。
  3. 观公风貌,俊格最青春:强调理想人格的年轻与朝气。
  4. 多清净,少贪求,善事休交失:提倡内心的清净,减少物欲,做好事。
  5. 虚情娇态,恰似蜂便蜜:批判社会的虚伪与表面的甜美。
  6. 晓夜采花忙,合和成谁人啖汁:反思人们忙于生活的结果,最终成就了谁的享受。
  7. 若还悟此,目下便回头:鼓励人们领悟生活的真谛,及时回头反思。
  8. 蓬莱路,彩云端,有分相随入:描绘理想的归宿与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崄路”比喻人生的艰难。
  • 对仗:如“晓夜采花忙,合和成谁人啖汁”对称工整。
  • 象征:蓬莱路象征理想的生活与追求。

主题思想:诗歌深刻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倡导内心的清净与真诚,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崄路:象征人生的艰辛与曲折。
  • 公风貌:象征理想人格与青春。
  • :象征表面的甜美与虚伪。
  • 蓬莱路:象征理想与希望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蓦山溪》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与内心的反思
    • B. 自然的美好
    • C. 爱情的甜蜜
    • D. 友谊的重要
  2. “崄路是轮回”中的“崄路”比喻什么?

    • A. 物质追求
    • B. 人生的艰辛
    • C. 友谊的道路
    • D. 爱情的曲折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反映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 —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蓦山溪》与《登高》:二者都是通过自然描写反映人生哲理,但《蓦山溪》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而《登高》则强调对外部环境的感受与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