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挂冠神武》
时间: 2025-01-23 16:51: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挂冠神武
作者: 王仲甫 〔宋代〕
挂冠神武,来作烟花主。
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
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
酒倾玉,脍堆雪,总道神仙侣。
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
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
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
蜗角名,蝇头利,著甚来由顾。
白话文翻译
我卸下官冠,神采飞扬,前来担任烟花的主角。
这千里江山的美景,都是您赐予的恩泽。
微风轻轻吹拂,月亮也在引导,催促着我在水面上轻轻荡漾;
酒杯倾斜,玉酒洒落,鱼肉堆积如雪,大家都说我与仙人相伴。
披上蓑衣,戴上箬笠,稍微沾染些细雨。
横笛轻声吹奏,晚云中惊起的鸥鸟来回飞舞。
想请高人,把这些情景画入我的散人图中,
蜗角的名声,蝇头的小利,又有什么值得我去在意的呢?
注释
- 挂冠:指卸下官帽,象征辞官或隐退。
- 神武:形容神采奕奕或者英武之姿。
- 烟花主:指主办烟花活动的人,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
- 倾玉:指酒杯倾斜,玉酒洒落,这里用“玉”来形容酒的珍贵。
- 脍堆雪:形容美味的鱼肉堆积如雪,突出美食的丰盛。
- 蓑衣箬笠:古代渔者的装束,象征着隐逸生活。
- 横笛:一种音乐乐器,指的是悠扬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仲甫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官场及世俗生活的厌倦,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正值宋代政治动荡,诗人可能因不满时政而选择辞官归隐,回归自然。
诗歌鉴赏
《蓦山溪·挂冠神武》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和官场的厌倦与反叛,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歌开头以“挂冠”引入,强调了诗人辞官的决心,似乎在告别繁忙的官场,迎接一种更为轻松的生活。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千里好江山”来表达对江山的美好赞美,同时也承认这美好是“君恩赐与”,表明对恩主的感激之情。
诗中描绘的场景如“风勾月引”、“酒倾玉”、“脍堆雪”等,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酒、食、自然的热爱。他将自己比作“神仙侣”,借此表现出他心中那种超脱世俗的理想。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回归到对隐逸生活的描绘:披上蓑衣、戴上箬笠,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归属。最后,诗人向往将自己的生活情景描绘成一幅“散人图”,却又对名利持无所谓的态度,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音调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挂冠神武”:辞官后精神焕发,暗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对美好江山的赞美,承认其来源于统治者的恩惠。
- “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风与月的引导,象征着自然的魅力与生活的闲适。
- “酒倾玉,脍堆雪”:描绘美酒佳肴的丰盛,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 “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隐喻诗人选择隐逸生活,面对自然的从容态度。
- “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诗人闲适的生活情景。
- “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希望把生活的美好画成图画,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蜗角名,蝇头利,著甚来由顾”:对名利的淡然,体现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倾玉”,将酒比作珍贵的玉,提升了酒的美好形象。
- 拟人:风、月被赋予情感,展现自然的生动。
- 对仗:“酒倾玉,脍堆雪”,工整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淡薄,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 江山:象征国家的繁荣与美好,表达怀念与感激之情。
- 酒:代表欢愉与享乐,是生活的美好象征。
- 蓑衣箬笠:隐逸生活的象征,代表诗人的归宿与选择。
- 横笛:音乐的象征,体现生活的悠然与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挂冠”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挂上官帽
B. 卸下官帽
C. 挂上衣服
D. 挂上花 -
诗中提到的“酒倾玉”意指什么? A. 酒如玉般珍贵
B. 玉器倾斜
C. 酒洒落
D. 餐桌上的玉器 -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非常看重
B. 轻视
C. 无所谓
D. 追求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酒与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饮酒》:展现隐逸生活与自然的融合。
诗词对比:
- 王仲甫与陶渊明的风格相似,皆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仲甫更强调对世俗的反叛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而陶渊明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两者在表现方式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王仲甫研究》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蓦山溪·挂冠神武》这首诗的深刻意蕴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