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观公形貌》
时间: 2025-01-25 23:1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观公形貌》 作者: 王哲〔元代〕
观公形貌,俊爽偏清秀。
慷慨又雄豪,你肯把清闲拯救。
只知名利,前路做荣华,
论文章,说佳吉,衣紫金章绶。
肯来随我,闻早植休咎。
切虑逐波流,但肯还迷情恋酒。
稍知玄妙,略得悟逍遥,
明月里,弄清风,蓬岛同携手。
白话文翻译
观察你的形貌,英俊而偏清秀。
慷慨而又豪迈,你愿意把清闲的生活拯救吗?
只知道追求名利,前途只为荣华富贵,
讨论文章,谈论吉利,身上披着紫金的章绶。
愿意跟随我,听闻早晨的吉凶。
切切地担忧如波涛般流动,但愿意沉迷于情感,醉于美酒。
稍稍了解一些玄妙,略微领悟逍遥之境,
在明月下,嬉戏清风,携手共度蓬岛生活。
注释
- 俊爽:形容英俊爽朗的样子。
- 慷慨又雄豪:形容人的气度豪放不羁。
- 清闲:指没有纷扰的宁静生活。
- 名利:指名声和利益,多用于形容世俗的追求。
- 紫金章绶:古代官职的象征,形容地位显赫。
- 闻早植休咎:听闻早晨的吉凶,指对未来的预测或占卜。
- 迷情恋酒:沉迷于情感与酒,形容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哲,元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哲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他在诗中表达对名利的厌倦,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蓦山溪·观公形貌》是一首兼具抒情与哲思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中通过对“公”的形貌描写,传达出一种俊美而清秀的形象,接着以“慷慨又雄豪”形容其气质,设定了一个既有风采又具气魄的形象。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冷淡态度逐渐显露。诗中提到“只知名利,前路做荣华”,这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表现了对物质追求的质疑。
而后,诗人邀请“公”跟随自己,探讨更深层的生活意义,表现出一种渴望精神自由的情感。通过“明月里,弄清风,蓬岛同携手”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的自由与宁静的生活场景。整首诗在清新的意象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世俗的超脱,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观公形貌,俊爽偏清秀:描写他人的形象,突出其俊秀的外表。
- 慷慨又雄豪:强调其人格魅力,具有豪迈气质。
- 你肯把清闲拯救:隐含对清闲生活的珍视,质问对方是否愿意放弃繁华。
- 只知名利:批判世俗对名利的追求。
- 前路做荣华:描绘对未来荣华富贵的向往。
- 论文章,说佳吉:表现出对世俗成就的追求。
- 衣紫金章绶:象征地位的高贵与显赫。
- 肯来随我:表达邀请对方一起追求理想生活。
- 闻早植休咎:探讨命运与吉凶的关系。
- 切虑逐波流:表达对生活的不安与焦虑。
- 但肯还迷情恋酒:愿意沉醉于情感与享乐。
- 稍知玄妙,略得悟逍遥:领悟生活的哲学与真谛。
- 明月里,弄清风,蓬岛同携手:描绘理想生活的美好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里,弄清风”,将自然景象拟人化,增强诗意。
- 对仗:如“慷慨又雄豪”,形成音律上的和谐。
- 反问:通过质问引起读者思考,增加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秀:象征纯洁与美好。
- 荣华:代表物质与世俗的成就。
- 明月:象征理想与远方的追求。
- 蓬岛: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蓦山溪·观公形貌》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哲
c) 白居易
d) 杜甫 -
诗中“只知名利”表达了什么态度? a) 积极向上
b) 反对世俗
c) 无所谓
d) 赞美名利 -
“明月里,弄清风”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生活
c) 朋友
d) 诗歌
答案:
- b) 王哲
- b) 反对世俗
- b) 理想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王哲的《蓦山溪·观公形貌》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哲更强调对清闲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多了一份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展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独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王哲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