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修行学道》
时间: 2025-01-25 22:50: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修行学道,切莫凭婴姹。
只是这些儿,把尘俗般般不惹。
自然萧索,寂寞与他依,
餐残饭,著粗衣,饱暖休相舍。
常从坦荡,守养身躯假。
闲里得真闲,觉清凉惺惺洒洒。
暗中功行,直待两盈盈,
灵明显,做逍遥,师父看来也。
白话文翻译:
修行和学习道理,切勿依赖于稚嫩的心态。
只要对这些尘世的事情,毫不涉足。
自然会感到萧索,寂寞与我相伴,
吃着残余的饭,穿着粗糙的衣服,满足温饱便不再追求。
常常保持坦荡,保养身躯如同虚假。
在闲适中体会真正的闲适,感受到清凉的心境。
在暗中修炼功行,直待双眼明亮,
灵性显现,逍遥自在,师父也会欣慰。
注释:
- 婴姹:指幼稚和稚嫩的心态。
- 尘俗:指世俗的事务和纷扰。
- 坦荡:形容心胸宽广,毫无顾虑。
- 功行:修行的成果和道德行为。
- 盈盈:形容明亮的样子,表示心灵的清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修身养性和道理学习为主题的作品为主。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尘世的淡泊和对内心修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修行的思考,强调在追求道理和修身的过程中,要避免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诗作的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修行经历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这首《蓦山溪·修行学道》通过简约而深邃的语言,描述了修行者在尘世间的态度与思考。作者首先点明修行的态度,即不要过于依赖幼稚的心态,而是要超脱尘世的纷扰。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贯穿全诗,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
作者用“餐残饭,著粗衣”描绘了修行者的简朴生活,这不仅是对物质的克制,更是对心灵的自我洗涤。通过“闲里得真闲”的表达,诗人强调了真正的闲适并非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首诗所传达的情感基调是淡泊、清凉,旨在引导读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的最后两句“灵明显,做逍遥,师父看来也”,更是点明了修行的最终目标——心灵的明晰和逍遥自在。师父的认可是对修行者的鼓励与肯定,这样的情感共鸣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与温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修行学道,切莫凭婴姹:修行和学习道理,不要依赖于幼稚的心态。
- 只是这些儿,把尘俗般般不惹:只要对世俗的事务不去干扰。
- 自然萧索,寂寞与他依:自然会感受到清冷的孤独与寂寞。
- 餐残饭,著粗衣,饱暖休相舍:吃着剩饭,穿着粗衣,满足温饱就可以了。
- 常从坦荡,守养身躯假:常保持心胸坦荡,保养身体如同是一种假象。
- 闲里得真闲,觉清凉惺惺洒洒:在闲适中获得真正的闲适,感到清凉的心境。
- 暗中功行,直待两盈盈:在暗中修行,等待心灵明亮的时刻。
- 灵明显,做逍遥,师父看来也:灵性显现,逍遥自在,师父也会欣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简朴比作清静的修行,传达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餐残饭,著粗衣”形成了整齐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心境的变化拟人化,表现出对内心感受的深刻理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通过修行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警示人们要超脱尘世的纷扰,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饭:象征简朴与克制。
- 粗衣:体现修行者的淡泊与无欲。
- 清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明澈。
- 盈盈:象征灵性与智慧的显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修行时应避免依赖于什么?
A. 聪明才智
B. 婴姹的心态
C. 世俗的经验
D. 书本知识 -
诗中提到的“餐残饭”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美食的追求
B. 物质的满足与克制
C. 日常生活的琐碎
D. 社交活动的丰富 -
“灵明显,做逍遥”的意思是?
A. 灵性显现,心灵自由
B. 精神愉悦,身体健壮
C. 学识渊博,人生顺遂
D. 生活富足,事业有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哲的《蓦山溪·修行学道》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有对内心情感的探讨,王哲更侧重于修行的过程,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王哲的《蓦山溪·修行学道》与杜甫的《登高》:王哲强调修行的孤独与清净,杜甫则在忧国忧民中体现了人生的沉重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哲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