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 沪上送易由甫,用清真韵》

时间: 2025-04-27 17:22:31

送君路、潮奔极浦,雾压荒堞。

归兴无端自发。

清歌即席乍阕。

看鬓角眉尖愁共结。

柳条碧、素手亲折。

料此后风萍逐流水,人天事悽绝。

清切。

古今望眼空阔。

对浩荡神州沈陆恨,付与霜雁咽。

休更说江湖,朋旧轻别。

艳才易竭。

销几回、来去春花秋月。

平地羌笳悲风叠。

楼台好、胜游渐歇。

拂明镜、婵娟圆又缺。

问梦觉、十万莺花,甚玉色、伤心一夜青丝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慢 沪上送易由甫,用清真韵》
作者: 陈锐 〔清代〕

送君路潮奔极浦,雾压荒堞。
归兴无端自发。清歌即席乍阕。
看鬓角眉尖愁共结。柳条碧素手亲折。
料此后风萍逐流水,人天事悽绝。

清切。古今望眼空阔。
对浩荡神州沈陆恨,付与霜雁咽。
休更说江湖,朋旧轻别。
艳才易竭。销几回来去春花秋月。

平地羌笳悲风叠。楼台好胜游渐歇。
拂明镜婵娟圆又缺。
问梦觉十万莺花,甚玉色伤心一夜青丝雪。

白话文翻译:

送君的路上潮水奔涌至极远的海岸,雾气压迫着荒凉的土堤。
心中归去的兴致无缘无故地涌现,清歌在席间突然中断。
看那鬓角和眉尖的愁苦交织在一起,柳条在碧素的手中轻轻折断。
我料想今后风中的浮萍会随着流水漂泊,人间的事物可悲绝望。

清晰而又明了,古今的视野空阔无边。
面对浩荡的神州,心中对故土的恨意,化作霜雁的哀鸣。
别再提起江湖,旧友之间的轻别。
才华易逝,几度春花秋月来去,已难再留。

平地上的羌笳悲风缭绕,楼台上原本的游乐渐渐停歇。
轻拂明镜,那圆满的月亮又一次缺失。
问梦中醒来时,万千莺花在何处,怎奈玉色的悲伤,一夜之间青丝已成雪。

注释:

逐句解释:

  1. 送君路潮奔极浦:送行的路上潮水奔涌到遥远的海岸。
  2. 雾压荒堞:雾气笼罩着荒凉的土堤。
  3. 归兴无端自发:归去的兴致无缘无故地涌现。
  4. 清歌即席乍阕:席间的清歌突然停止。
  5. 看鬓角眉尖愁共结:看那鬓角和眉尖的忧愁交织在一起。
  6. 柳条碧素手亲折:碧素的手亲自折下柳条。
  7. 料此后风萍逐流水:我料想今后浮萍会随流水漂泊。
  8. 人天事悽绝:人间的事物让人感到凄绝。
  9. 清切:清晰而明了。
  10. 古今望眼空阔:古今的视野空旷无边。
  11. 对浩荡神州沈陆恨:面对浩荡的神州,心中对故土的恨意涌现。
  12. 付与霜雁咽:将这种情感化作霜雁的哀鸣。
  13. 休更说江湖:别再提起江湖之事。
  14. 朋旧轻别:旧友之间的轻别。
  15. 艳才易竭:才华易逝。
  16. 销几回来去春花秋月:几度春花秋月来去,已难再留。
  17. 平地羌笳悲风叠:平地的羌笳悲风缭绕。
  18. 楼台好胜游渐歇:楼台上的游乐渐渐停止。
  19. 拂明镜婵娟圆又缺:轻拂明镜,那圆满的月亮又一次缺失。
  20. 问梦觉十万莺花:问梦中醒来时,万千莺花在何处。
  21. 甚玉色伤心一夜青丝雪:怎奈玉色的悲伤,一夜之间青丝已成雪。

典故解析:

  • 羌笳:古代一种乐器,常用于悲伤、哀怨的场合,象征着情感的抒发。
  • 霜雁:雁在秋冬时节迁徙,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 春花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锐,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词曲与诗歌。其作品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哲理思考和对友情的珍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的情景中,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厚情感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包含对时间流逝的反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浪淘沙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开篇通过“送君路潮奔极浦”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凄凉的送别气氛,潮水奔涌象征着人生的变迁和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清歌即席乍阕”表现出离别时的突然与悲伤,令人感受到一种情感的急切与无奈。

在诗的中段,诗人思绪万千,借助“柳条碧素手亲折”的形象,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柳条如同友谊的象征,而“料此后风萍逐流水”的意象,则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与无奈,仿佛感叹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诗人在反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时,提到“艳才易竭”,暗示着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迷茫与失落。而“拂明镜婵娟圆又缺”则表现了对美好月色的惋惜,象征着人生中的圆满与缺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人生的哲思,使人读来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送君路潮奔极浦:送别的道路上潮水奔涌,暗喻离别的急促和不舍。
  • 雾压荒堞:雾气压迫着荒凉的土堤,象征着忧愁和迷茫的心情。
  • 归兴无端自发:心中归乡的情绪无缘无故地涌现,表现出对故乡的向往。
  • 清歌即席乍阕:欢快的歌声突然停止,暗示离别的突兀和情感的中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潮水比作人生的变迁,表达了离别的无奈。
  • 拟人:将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上,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使得韵律感更强,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情冷暖与岁月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潮水:象征人生的变迁与离别的无常。
  2. 雾气:表现心中的迷茫与愁苦。
  3. 柳条:象征友谊的脆弱与珍贵。
  4. 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与缺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送君路潮奔极浦”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欢快
    B. 哀伤
    C. 愤怒

  2. “清歌即席乍阕”中的“阕”意指? A. 结束
    B. 开始
    C. 中断

  3. “平地羌笳悲风叠”中“羌笳”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友人》—李白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 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强调离别的悲伤与无奈。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则通过壮丽的景色展示了离别的豪情,虽有惆怅但更显豪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古代诗歌》

相关诗句

送君路、潮奔极浦,雾压荒堞。下一句是什么

归兴无端自发。上一句是什么

归兴无端自发。下一句是什么

清歌即席乍阕。上一句是什么

清歌即席乍阕。下一句是什么

看鬓角眉尖愁共结。上一句是什么

看鬓角眉尖愁共结。下一句是什么

柳条碧、素手亲折。上一句是什么

柳条碧、素手亲折。下一句是什么

料此后风萍逐流水,人天事悽绝。上一句是什么

料此后风萍逐流水,人天事悽绝。下一句是什么

清切。上一句是什么

清切。下一句是什么

古今望眼空阔。上一句是什么

古今望眼空阔。下一句是什么

对浩荡神州沈陆恨,付与霜雁咽。上一句是什么

对浩荡神州沈陆恨,付与霜雁咽。下一句是什么

休更说江湖,朋旧轻别。上一句是什么

送君路、潮奔极浦,下一句是什么

雾压荒堞。上一句是什么

雾压荒堞。下一句是什么

归兴无端自发。上一句是什么

归兴无端自发。下一句是什么

清歌即席乍阕。上一句是什么

清歌即席乍阕。下一句是什么

看鬓角眉尖愁共结。上一句是什么

看鬓角眉尖愁共结。下一句是什么

柳条碧、素手亲折。上一句是什么

柳条碧、素手亲折。下一句是什么

料此后风萍逐流水,上一句是什么

料此后风萍逐流水,下一句是什么

人天事悽绝。上一句是什么

人天事悽绝。下一句是什么

清切。上一句是什么

清切。下一句是什么

古今望眼空阔。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