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与客话江浙近事,并及太湖之胜,慨然有作。用稼轩白石蓬莱阁韵》
时间: 2025-01-26 06:06: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宫春 与客话江浙近事,并及太湖之胜,慨然有作
作者: 汪东 〔清代〕
石壁精庐。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旧时胜游堪记,长铗归乎。百年兴废,问萧墙何似颛臾。尘世事不烦推校,马牛一任人呼。又说东征西怨,是谁傒我后,后至其苏。万方政尔一概,吾道非欤。山头歌乐,听松篁交奏笙竽。也胜似吴宫月冷,宵来重唱栖乌。
白话文翻译
在石壁上的精致别墅里,望着那莫釐峰的影子,倒映在晴朗的湖面上。往昔的美好游玩,真是值得回忆,曾经的长铗归来已成往事。经过百年的兴衰变迁,问那萧墙如今与往昔的繁华何其相似。尘世的事不必去计较,牛马任人呼唤。又说东征西怨,究竟是谁让我感到后悔,后来的日子又为何如此。四方的政事都是如此,我的道理难道不是吗?山头传来歌声,听那松竹齐奏的笙乐,胜过吴宫的冷月,夜里再次唱起栖息的乌鸦。
注释
- 莫釐峰: 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山峰,象征自然之美。
- 长铗: 长剑,象征武器或权力的归来。
- 萧墙: 比喻衰败的状态。
- 尘世: 现实世界,世俗的事务。
- 东征西怨: 指东征西讨的纷争与怨恨。
- 吴宫: 指古代吴国的宫殿,代表繁华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浑厚的诗风和雅致的意象著称,尤其擅长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作品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汉宫春》创作于汪东与友人聚会时,谈论江浙的风土人情及太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融合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开头的“石壁精庐”描绘了优雅的居所,紧接着的“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则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中多次提到历史的兴衰,表现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尤其是“百年兴废,问萧墙何似颛臾”,这句既有哲理深意,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结合对世事的思考,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历史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的音乐元素,增添了活泼的气息,使得整首诗既有深邃的思考,又不乏生活的乐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壁精庐:描绘了一个在山石之间的精致别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通过这句体现出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
- 旧时胜游堪记,长铗归乎:回忆往昔游玩的乐趣,但一切已成往事。
- 百年兴废,问萧墙何似颛臾:历史的兴衰变迁,感叹世事无常。
- 尘世事不烦推校,马牛一任人呼:表达对尘世事务的无所谓与淡然。
- 又说东征西怨:提及纷争的局面,反映出作者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头歌乐”,用音乐比喻自然的和谐美。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诗句更为工整。
- 拟人:如“松篁交奏笙竽”,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思考、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壁:象征稳固与坚韧。
- 晴湖:象征宁静与美好。
- 长铗:象征权力与历史的沉重。
- 松篁: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莫釐峰”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山峰? a) 太湖
b) 江南
c) 不详
答案: c) 不详 -
诗中“百年兴废”意指什么? a) 历史的变迁
b) 自然的美
c) 诗人的游历
答案: a) 历史的变迁 -
“尘世事不烦推校”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世事的关心
b) 对世事的无所谓
c) 对世事的赞美
答案: b) 对世事的无所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 杜甫
- 《太湖吟》 - 杨万里
诗词对比
- 《江南春》与《汉宫春》都描绘了江南的美丽风光,但前者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繁荣,而后者则对历史的思考更为深刻,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