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院吏忙抄诏草辞,
家奴却负锦囊随。
更无客议坡公制,
一任人嘲李老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忙碌的场景:官吏在忙着抄写诏书的草稿,而家里的仆人却背着装有锦囊的包随身而行。没人讨论坡公的诗歌创作,任凭外人嘲讽李白的诗篇。
注释
- 院吏:指负责管理院落或公文的官吏。
- 抄:抄写,抄录。
- 诏草:诏书的草稿。
- 锦囊:用锦缎制成的袋子,常用来装东西。
- 坡公:指唐代诗人王维,因其号为“摩诘”,常被称为坡公。
- 李老:指唐代诗人李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明,号天池,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诗文,风格豪放,常以山水、田园、人生哲理为题材。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志士多有感慨。刘克庄以此诗表达对时事的关注与无奈,同时也反思文人的地位和创作的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场景,表现了官府的繁忙与家奴的轻松形成鲜明对比,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诗中提到的坡公和李老,分别代表了两种文人:一种是受人尊敬的诗人,另一种则是被人嘲讽的诗人,反映了文人之间的竞争与社会对于诗歌的冷漠态度。诗的最后一句“任人嘲李老诗”,则是对李白作品的无奈与叹息,表达了诗人在社会纷扰中对自身创作的疑惑与无力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院吏忙抄诏草辞:描绘了官吏忙于抄写公文的情景,体现了官场的繁忙。
- 家奴却负锦囊随:对比家奴悠闲的状态,暗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 更无客议坡公制:说明在这样的环境中,甚至连文人创作也无人问津。
- 一任人嘲李老诗:李白的诗歌遭到嘲讽,无人欣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院吏的忙碌与家奴的闲适,突出了社会的阶层差异。
- 象征:坡公与李老象征了不同的文人命运,反映了文学创作的多元与复杂。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自身创作处境的反思,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无奈与对社会冷漠的批判。
意象分析
- 院吏:象征官场的繁忙与权利的运作。
- 锦囊:象征财富与地位,暗示家奴的特权。
- 坡公、李老:代表了不同的诗人形象,反映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院吏忙抄诏草辞”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景?
- A. 官场的繁忙
- B. 家奴的悠闲
- C. 文人创作的风气
- D. 社会的冷漠
-
“一任人嘲李老诗”中的“李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王维
- B. 杜甫
- C. 李白
- D. 白居易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表现文人对社会的感受上有所不同。刘克庄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而王维则强调个人的内心宁静与自然之美。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文学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