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漕帅夔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30:52

先声凛凛慑乌蛮,舟引旌旗略万山。

白帝城头风日好,永安门外水云閒。

功名可致身为重,富贵相寻发未班。

千古江濆卧龙在,请公携酒数开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梁漕帅夔二首

先声凛凛慑乌蛮,
舟引旌旗略万山。
白帝城头风日好,
永安门外水云閒。
功名可致身为重,
富贵相寻发未班。
千古江濆卧龙在,
请公携酒数开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壮丽的景象:声势浩荡的军队让乌蛮部落感到震惊,船只在万山之间引领着旗帜行进。接下来描绘了风和日丽的白帝城,以及永安门外宁静的水面和浮云。接着,诗人提到功名和财富的追求,认为它们是人生的重心。最后,诗人邀请梁漕帅夔携酒共饮,借以畅谈历史的英雄豪杰。

注释

  • 乌蛮: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常被用来形容敌人或外族。
  • 旌旗:军队的旗帜,象征着军队的气势。
  • 白帝城:位于今重庆,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池。
  • 永安门:古城的一道门,可能是指长安或其他城市的城门。
  • 千古江濆:指的是长江,卧龙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表示他在历史中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诗人的情感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送别梁漕帅夔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历史英雄的追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和财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雄壮的气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历史的敬畏。开头两句以“先声凛凛”描绘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场面,表明诗人在送别时所感受到的豪情与壮志。接下来的描写则引入自然景观,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

诗中提到的“功名”与“富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成功的渴望,似乎在提醒友人要把握机会,追求理想。最后以“千古江濆卧龙在”来结尾,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显示出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望,想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豪情万丈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采和丰富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先声凛凛慑乌蛮:开篇描绘了军队的气势,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2. 舟引旌旗略万山:描绘了船只在群山中行驶,象征着力量的推进。
  3. 白帝城头风日好:描写了一个风和日丽的美好场景,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4. 永安门外水云闲:表现出宁静的自然环境,形成与前面紧张气氛的对比。
  5. 功名可致身为重:强调功名和地位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
  6. 富贵相寻发未班:暗示追求财富的艰辛与不易。
  7. 千古江濆卧龙在:提到历史名将,寄托对历史的敬仰。
  8. 请公携酒数开颜:邀请友人共饮,表达了诗人的情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帝城头”与“永安门外”,形成了声音和景象的对比。
  • 比喻:将功名、富贵比作人生的追求,显示出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功名和财富的追求,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蛮:象征着外敌或挑战。
  • 旌旗:象征着力量和荣耀。
  • 白帝城、永安门: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 水云: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乌蛮”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一个少数民族
    C. 一座城市

  2. “千古江濆卧龙在”中的“卧龙”指的是: A. 诸葛亮
    B. 刘备
    C. 项羽

  3. 诗人对功名和财富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追求与珍视
    C. 随意而过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李壁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与奔放,而李壁则更强调友情与历史的传承。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对酒的豪情,李壁的《送梁漕帅夔二首》则更注重对朋友的祝福与历史的敬仰。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