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亭》

时间: 2025-02-04 15:31:57

青云歧路休回首,扁榜看来也自惊。

何日深山更深处,只留黄犊伴春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云歧路休回首,扁榜看来也自惊。
何日深山更深处,只留黄犊伴春耕。

白话文翻译:

在青云的岔路口,别再回头,看到那扁平的招牌也让我感到惊讶。
何时能到达更深的山中,只留下黄牛伴着春天耕作。

注释:

  • 青云:指高远的天空或理想的境界。
  • 歧路:分叉的道路,象征人生的选择。
  • 扁榜:简易的招牌,可能指带有某种信息的标识。
  • 深山:指更深、更隐秘的山林,象征更高的追求。
  • 黄犊:年轻的牛,象征勤劳与耕作。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青云”与“深山”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追求理想与隐逸生活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乡野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追求。其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观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壁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之际,表达了他对前行的思索与对深山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青云亭》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青云歧路休回首”一句,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的释然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不愿在分叉的道路上徘徊,决心向前走,寻找新的理想和目标。接下来的“扁榜看来也自惊”则暗示了他对外界的惊讶与不解,似乎在探讨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幻。

而“何日深山更深处,只留黄犊伴春耕”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深山中,他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一份宁静和简单的生活,黄犊的形象生动地传达出耕作的辛勤与自然的联系。整首诗浑然一体,既有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追求自由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云歧路休回首:在青云的岔路上,不要再回头,表明对过去的抛弃与对未来的决心。
  2. 扁榜看来也自惊:看到简易的招牌,感到惊讶,反映出对外界的感知与思考。
  3. 何日深山更深处:何时能够深入更深的山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4. 只留黄犊伴春耕:只留下黄牛伴着春天的耕作,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与勤劳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青云与深山的比喻,象征理想与生活。
  • 对仗:如“青云歧路”与“深山更深处”,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宏图。
  • 歧路:象征人生选择与分岔。
  • 黄犊:象征农村生活的勤劳与自然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青云歧路”指的是什么?

    • A. 高远的理想
    • B. 迷茫的选择
    • C. 美丽的风景
    • D. 难以到达的地方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黄犊”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人希望通过隐居生活来逃避社会的纷扰。(对/错)

答案:

  1. B:迷茫的选择
  2. 勤劳与农村生活
  3. :诗人确实表现出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李壁的《青云亭》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田园生活的追求,但李壁更强调人生选择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境的宁静。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古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李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对古诗词的深入解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