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行》
时间: 2025-01-11 08:08:43意思解释
采桑行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妾本秦罗敷,家住曲江曲。
门前杨柳青,春风啼布谷。
树头桑初芽,家家蚕始浴。
相呼出采桑,采桑如采玉。
屈曲回高枝,攀条剪柔绿。
朝晴采桑南,暮雨采桑北。
采得桑归迟,小姑怨相促。
陌上绮罗人,问妾眉何蹙。
妾恨妾自知,问妾何所欲。
消磨三十春,渐喜蚕上簇。
一丝一线工,织成罗与谷。
百人共辛勤,一人衣不足。
白话文翻译:
我本是秦地的罗敷,家住在曲江的曲里。
门前的杨柳青翠,春风中布谷鸟在啼叫。
树上的桑树刚发芽,各家各户的蚕都开始洗澡了。
大家相互呼唤去采桑,采桑就像采玉一样珍贵。
弯弯曲曲地爬向高枝,攀着细条剪下柔嫩的绿叶。
早晨向南采桑,傍晚向北采桑。
采得桑叶回家晚,小姑子怨我催促。
路上穿着华丽衣裳的人,问我为什么眉头紧皱。
我心里明白自己的苦恼,问我自己想要什么。
三十年来时光消磨,渐渐喜欢蚕儿的聚集。
一丝一线的工夫,织成了绢罗和谷物。
百人共同辛苦劳作,最后只有一个人衣服不够穿。
注释:
- 妾: 自称,古代女性的谦称。
- 秦罗敷: 秦国的美丽女子,古代传说中的美人。
- 曲江: 地名,指长安附近的江河。
- 布谷: 布谷鸟,春天的象征,常在春天啼叫。
- 桑: 桑树,养蚕的植物。
- 小姑: 小姑子,妻子的妹妹。
- 绮罗: 华丽的丝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是宋代的一位女诗人,以细腻的感情和优雅的词句著称。她的诗词常常表现女性的心思与生活。
创作背景: 《采桑行》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农村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状态。诗中描绘了采桑的情景,表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辛勤与无奈。
诗歌鉴赏:
《采桑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古代妇女辛勤劳作的场景。通过描写桑树的生长、蚕的养殖以及采桑的过程,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反映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女性对自我价值的思考。罗敷的自述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和困惑,三十年的时光掩埋了她的青春,但她仍然在默默地为家庭奉献自己的力量。诗末点出“一人衣不足”,更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承担的沉重负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妾本秦罗敷,家住曲江曲。 - 诗人自称是美丽的秦罗敷,居住在曲江,暗示她的身份和背景。
- 门前杨柳青,春风啼布谷。 - 描绘春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树头桑初芽,家家蚕始浴。 - 说明桑树发芽的季节,家家户户开始养蚕的生活。
- 相呼出采桑,采桑如采玉。 - 采桑的过程充满乐趣,像珍惜玉石一样珍视。
- 屈曲回高枝,攀条剪柔绿。 - 描述采桑时的细致动作,体现了女性的灵巧与细心。
- 朝晴采桑南,暮雨采桑北。 - 反映了采桑的辛酸与辛勤,早晚都在劳作。
- 采得桑归迟,小姑怨相促。 - 归家时间晚,引发小姑的不满,表现家庭关系的微妙。
- 陌上绮罗人,问妾眉何蹙。 - 外人询问她为何愁眉苦脸,显示她内心的矛盾。
- 妾恨妾自知,问妾何所欲。 - 自知内心苦恼,却无从诉说。
- 消磨三十春,渐喜蚕上簇。 - 经过三十年的时光,慢慢习惯了蚕的生活。
- 一丝一线工,织成罗与谷。 - 描述了辛勤劳动的成果,体现了女性的智慧与勤劳。
- 百人共辛勤,一人衣不足。 - 尽管众人齐心协力,仍然面临生活的困境,深刻揭示社会不公。
修辞手法:
- 比喻: “采桑如采玉”,将采桑比作采玉,强调其价值。
- 拟人: 描述春风和布谷鸟,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朝晴采桑南,暮雨采桑北”,体现诗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性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她们的辛勤与无奈,揭示了家庭与社会中女性的艰辛处境,表达了对自由和自我价值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桑树: 象征着女性的勤劳与奉献。
- 布谷鸟: 代表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新的希望。
- 蚕: 象征着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与角色。
- 衣服: 反映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妾本秦罗敷”指的是谁? A. 一个美丽的女子
B. 一位皇后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农民 -
诗中描绘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织布
B. 采桑
C. 种田
D. 饲养家禽 -
诗的最后一句“百人共辛勤,一人衣不足”说明了什么? A. 家庭富裕
B. 社会的不公
C. 劳动的快乐
D. 诗人的愁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允平的《采桑行》更侧重于女性的日常生活与情感,而杜甫则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视角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