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见(云岩师书灯夕命赋)》
时间: 2025-01-26 02:07: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鳌初驾,缥缈蓬阆,移来洲岛。还又是梅飘冰泮,一夜青阳回海表。渐媚景傍元宵时候,花底余寒料峭。更喜报三边晏静,人乐清平宇宙。画鼓簇队行春早。拥烟花粉黛缭绕。开洞府桃源路窈。戟外东风吹岸柳。正翠霭映星桥月榭,十里红莲绽了。庆万家珠帘半卷,绰约歌裙舞袖。重锦绣幄围香,阖凤管鸾丝环奏。望非烟非雾,春在壶天易晓。早隐隐半空星斗。看取收灯后。趁凤书吹入黄扉,立马金门玉漏。
白话文翻译:
在六鳌山初次启航时,缥缈的云海中,仿佛移动了岛屿。又正是梅花飘落,冰雪消融的时节,经过一夜的阳光,海面上恢复了生机。元宵的时节,春景渐渐好转,花底下还透着一丝寒意。更喜庆的是,边疆安宁,人们乐享清平的宇宙。鼓声阵阵,春天来得早。烟花与粉黛缭绕,桃源的路正开得幽深。东风吹拂岸边的柳树,翠绿的云雾映照着星桥和月榭,十里红莲竞相绽放。庆祝万家珠帘半卷,歌裙舞袖绰约多姿。重重锦绣的帐幕围绕着香气,凤管与鸾丝交替奏响。望去不再是烟雾,春天在壶天里易于晓识。隐隐约约半空中星斗可见。看那灯收回去之后,趁着凤书吹入黄扉,立刻马入金门玉漏。
注释:
- 六鳌: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神秘与启航。
- 缥缈:形容轻柔的状态,常用于描写云雾。
- 蓬阆:指天上的仙境,寓意理想的境界。
- 梅飘冰泮:梅花飘落,冰雪融化,描绘春天的来临。
-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象征团圆与喜庆。
- 画鼓:装饰的鼓,表示庆祝的气氛。
- 桃源:指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中的生活。
- 凤管鸾丝:古代乐器,象征优雅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描绘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元宵节前夕写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宝鼎见》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欢乐。开头描绘了六鳌初驾的神秘场景,营造出一种缥缈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着,诗人通过梅花飘落、冰雪消融,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传递出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元宵节的描写则突出了节日的欢乐,整个诗篇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春天不仅是自然的复苏,也是人们心情的愉悦,诗中“人乐清平宇宙”的描写极富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宁的珍视。
在意象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东风”、“岸柳”、“红莲”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此外,诗中“庆万家珠帘半卷”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和谐。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完美结合,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鳌初驾:象征启航与希望。
- 缥缈蓬阆:描绘天空的轻柔与神秘。
- 梅飘冰泮:春天的徘徊与生命的复苏。
- 渐媚景傍元宵时候:节日的到来让景色更加美丽。
- 更喜报三边晏静:对安宁生活的赞美。
- 画鼓簇队行春早:春天的早来伴随着庆祝。
- 拥烟花粉黛缭绕:节日的热闹与欢乐。
- 开洞府桃源路窈:理想生活的向往。
- 戟外东风吹岸柳:春风的柔和与柳树的生机。
- 正翠霭映星桥月榭:夜晚的美丽与宁静。
- 十里红莲绽了:春天的繁荣与生机。
- 庆万家珠帘半卷:节日的欢庆与团圆。
- 重锦绣幄围香:华丽的装点与优雅的氛围。
- 阖凤管鸾丝环奏:美妙的乐声与愉悦的心情。
- 望非烟非雾:春天的清明与明朗。
- 早隐隐半空星斗:夜空中星星的隐约。
- 看取收灯后:期待着节日之后的宁静。
- 趁凤书吹入黄扉:象征美好事物的到来。
- 立马金门玉漏: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生命的复苏,展现生机。
- 拟人:通过“春在壶天易晓”赋予春天人的特征。
- 对仗:如“重锦绣幄围香”,体现了诗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生命的活力和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鳌:象征启航与神秘。
- 梅花:春天、生命的复苏。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温暖。
- 红莲:繁荣与美好。
- 珠帘:节日的欢庆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春节
- B. 元宵节
- C. 清明节
- D. 端午节
-
填空题:诗中提到“梅飘冰泮”,意思是__。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对/错)
答案:
- B
- 春天的到来,冰雪融化。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生机,情感更为直接。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对春天的描写更具细腻,展现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