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寄广文先生》
时间: 2024-09-19 21:20: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辞明主事真君,
直取姜巴路入云。
龙篆拜时轻诰命,
霓襟披后小玄纁。
峰前北帝三元会,
石上东卿九锡文。
应笑世间名利火,
等闲灵府剩先焚。
白话文翻译
忽然告别了明主真君,
直奔姜巴路向云中而去。
在龙篆之下轻松地拜见,
霓裳披在身后,前面是小玄纁的峰。
北帝三元会在峰前举行,
石上留下东卿的九锡文。
应该笑世间名利的火,
轻易地就能烧尽灵府。
注释
- 明主:指明智的君主。
- 真君:道教中的尊称,指高尚的君主或神灵。
- 姜巴:山名,传说中的仙境。
- 龙篆:古代书法的一种,象征着权威。
- 霓裳:彩色的衣服,象征华美与高贵。
- 玄纁:深色的绸缎,古代贵族所用的衣物。
- 北帝三元会:道教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庆祝北帝。
- 东卿九锡文:古代帝王对大臣的封赏,象征名利。
- 名利火:指人世间追逐名利的欲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公元790-约835年),字子明,号云峰,唐代诗人。他以五言绝句闻名,作品多以山水、道教题材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告别世俗名利,追求道教理想生活的背景下创作的。陆龟蒙对名利的淡漠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在诗中得以充分体现。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比名利与道教理想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纷争的看破与超然。在诗的开头,作者告别了“明主事真君”,象征着对权力的放弃,接着“直取姜巴路入云”则表明他向往的仙境生活。在这一过程中,诗人使用了“龙篆”和“霓裳”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轻松而又高贵的态度,进一步强化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讽刺。
后半部分提到的“北帝三元会”和“东卿九锡文”则是对现实名利的直接指摘,表明这些世俗的荣华富贵在他眼中毫无意义。最后一句“应笑世间名利火,等闲灵府剩先焚”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追逐的嘲讽,认为这种追求不仅无益,甚至会导致内心的空虚与焚毁。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名利的独特见解,呈现出一种哲学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忽辞明主事真君:表示诗人突然离开了明智的君主,暗示他对权力的厌倦。
- 直取姜巴路入云:向往着一种遥远而自由的生活。
- 龙篆拜时轻诰命:在权威之下,轻松地接受命令,表现出不屑的态度。
- 霓襟披后小玄纁:华丽的衣物象征着超脱的心境。
- 峰前北帝三元会:道教的重要庆典,反映了诗人的宗教倾向。
- 石上东卿九锡文:古代对官员的封赏,表达对世俗的嘲讽。
- 应笑世间名利火:表明诗人对名利的轻视。
- 等闲灵府剩先焚:强调追逐名利终究导致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利比作“火”,形象生动地表达对其的厌恶。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名利的鄙视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示了诗人超然的心态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主:代表理想的统治者。
- 姜巴路:象征追求自由的道路。
- 龙篆:象征权威与命令。
- 霓裳:象征华丽与超凡。
- 名利火:象征世俗追求的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忽辞明主事真君”中的“真君”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明智的君主
C. 士人
D. 道教神灵 -
诗中提到的“姜巴路”象征着: A. 名利
B. 仙境
C. 权力
D. 战争 -
诗的最后一句“应笑世间名利火”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轻视
C. 渴望
D. 忽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龟蒙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世俗的逃避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的自然美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主题上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