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入声》

时间: 2025-04-27 06:19:35

危檐仍空阶,十日滴不歇。

青莎看成狂,白菊即欲没。

吴王荒金尊,越妾挟玉瑟。

当时虽愁霖,亦若惜落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

危檐仍空阶,十日滴不歇。
青莎看成狂,白菊即欲没。
吴王荒金尊,越妾挟玉瑟。
当时虽愁霖,亦若惜落月。

白话文翻译

在危危的屋檐下,空荡的台阶上,已经连续十天的雨水不停地滴落。青色的莎草看起来像是发了狂,白色的菊花也快要凋谢了。吴王的金酒杯在荒凉中无人问津,越国的妾子却捧着玉制的瑟乐器。当时虽然为连绵的雨感到忧愁,但也犹如珍惜那落下的明月。

注释

  • 危檐:指屋檐高而危险,形容屋舍的结构。
  • 空阶:指无人的台阶,表现出冷清的景象。
  • 青莎:青色的莎草,生长在水边,常用于描写湿润环境的植物。
  • 白菊:白色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凋零。
  • 吴王:指古代吴国的君主,常用来象征奢华和酒宴。
  • 越妾:越国的妾侍,代表着美丽的女子和音乐。
  • 愁霖:连续的雨水,令人忧愁的天气。
  • 落月:指落下的月亮,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情感,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漫长雨季的背景下,诗人以雨水为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连绵雨季中的孤独和感伤。开头的“危檐仍空阶”描绘出一种苍凉的环境,雨水的不断滴落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随着青莎的狂妄与白菊的凋谢,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吴王的金尊和越妾的玉瑟则引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元素,展现了繁华过后的荒凉。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愁苦,也隐喻了历史的变迁和美好事物的短暂。最后一句“亦若惜落月”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因愁霖而忧伤,却仍然珍惜那份短暂的美好。

整首诗用词精练、意象丰富,表现了深沉的哲思和对生活的感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危檐仍空阶:屋檐高而危险,台阶空荡,描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十日滴不歇:连续十天的雨水,暗示着时间的漫长和无尽的忧愁。
  3. 青莎看成狂:青色的莎草因雨水而显得疯狂,象征着自然的无序和失控。
  4. 白菊即欲没:白菊即将凋谢,表现出生命的脆弱和秋天的来临。
  5. 吴王荒金尊:吴王的金酒杯被遗弃,象征着奢华的衰退。
  6. 越妾挟玉瑟:越国的妾子捧着玉瑟,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7. 当时虽愁霖:虽然当时因雨感到愁苦,暗示着一种无奈与无力。
  8. 亦若惜落月:尽管忧愁,但仍然珍惜那份美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自然景象和人类情感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将雨水比作时间的流逝,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 拟人:通过“青莎看成狂”赋予植物以人性化的情感,增强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青莎:代表自然的疯狂与无序。
  • 白菊: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的易逝。
  • 吴王金尊:象征着奢华和历史的消逝。
  • 越妾玉瑟:代表美好和艺术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菊”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希望
    C. 夏日的繁华
    D. 冬日的萧瑟

  2. 诗中“十日滴不歇”指的是什么? A. 长时间的阳光
    B. 持续不断的雨水
    C. 不停的风声
    D. 细微的虫鸣

  3. 诗中提到的“吴王”是谁? A. 代表古代的帝王
    B. 代表美丽的女子
    C. 代表贫穷的人
    D. 代表历史的遗迹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描绘孤独和思乡之情。
  • 杜甫《春望》:反映战乱中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陆龟蒙与杜甫的作品都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陆龟蒙更注重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杜甫则强调历史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但情感基调相近,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