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莲花法界走舆台,两扇香风为我开。藜藿皮毛消不尽,若为囘向我如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的清净与法界的美好,仿佛在来到这里时,香风轻拂而来。虽然我的世俗烦恼依然存在,但如果能以此回归本源,便能得到如来的智慧与宁静。
注释:
- 莲花法界:莲花象征清净,法界是佛教用语,表示一切事物的真实状态。
- 舆台:象征着一种超脱的境界,可能暗指佛教的教义或修行状态。
- 藜藿皮毛:藜藿指苦菜,皮毛指世俗的烦恼和不堪之事。
- 如来:指佛陀,象征智慧与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因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歌多以禅宗思想为主,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与佛教修道相关的场合,诗人通过莲花与法界的意象表达对清净心境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关注与融入。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莲花作为核心意象,象征着纯洁、高尚的品质,同时也传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诗中“香风”取其清新之意,似乎在暗示着修行过程中的心灵慰藉。而“藜藿皮毛消不尽”则表现出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在修行的道路上,这些世俗的困扰难以完全消除,但诗人依然渴望回归如来的境界,获得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但情感却深邃丰富。诗人通过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心灵的图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清凉气息。正是这种对内心的探索与对清净的追求,使得诗歌在意境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莲花法界走舆台:莲花象征着清净与智慧,法界则是佛教所指的真实世界,走舆台暗示一种超越,表明诗人渴望进入这个境界。
- 两扇香风为我开:香风是来自于莲花的芬芳,象征着一种内心的慰藉与安宁,指诗人在追求中感受到的美好。
- 藜藿皮毛消不尽:表达了世俗生活的烦恼与困扰,这些东西并不会因为追求而消失,暗示修行的艰辛。
- 若为囘向我如来:诗人希望能够回归佛陀的智慧与宁静,展现出一种对真理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莲花象征纯洁,法界象征真实状态,诗中通过这些意象传达深刻的哲理。
- 对仗:如“藜藿皮毛”与“香风”,形成了对比,突显内心的对立与冲突。
- 拟人:香风仿佛有感情,能主动为人所开,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的探索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莲花与法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智慧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烦恼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高尚,常用于表达修行的境界。
- 香风:象征内心的安宁与慰藉,代表美好的体验。
- 法界:象征真实的存在状态,反映佛教的思想。
- 藜藿:象征世俗的烦恼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莲花法界”象征什么?
- A. 世俗的烦恼
- B. 清净与智慧
- C. 生活的琐碎
-
“香风”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带来的痛苦
- B. 内心的安宁
- C. 生活的压力
-
诗人希望回归的是谁的境界?
- A. 朋友
- B. 如来
- C. 自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陈著的《次韵椿长老惠莲花扇》更侧重于佛教的哲理思想,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佛教文化与中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