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大监二首》

时间: 2025-01-11 09:10:43

忆昨叩溪扃,承闻病莫迎。

云山成永诀,胶漆感平生。

绋送老无力,薤歌遥寄声。

何须闻宿草,未死有余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孙大监二首
作者: 陈著

忆昨叩溪扃,承闻病莫迎。
云山成永诀,胶漆感平生。
绋送老无力,薤歌遥寄声。
何须闻宿草,未死有余情。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昨晚敲开溪边的门,听说你生病了,不要来迎接我。
云山之间已成永别,像胶漆一样紧密的情感让我感慨万千。
我送别你时已是衰老无力,远远的薤歌寄托着我的哀思。
何必再去听那宿草的消息,虽然未死,却依然留有深情。


注释:

  • 叩溪扃:敲击溪边的门,象征探望或问候。
  • 云山:指代远方的山水,寓意分离。
  • 胶漆:形容情感深厚,难以割舍。
  • 绋送:指用绸缎送行,表现送别时的庄重。
  • 薤歌:薤是一种植物,常用于祭奠,表示哀思。
  • 宿草:指已枯萎的草,象征过往的事物或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为题材,抒发对生命、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挽孙大监二首》是陈著为纪念已故友人孙大监而作,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怀念和对生死分离的感慨。诗中渗透着浓浓的友情与人生哲思。


诗歌鉴赏:

《挽孙大监二首》以深切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死离别的痛苦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通过回忆“昨叩溪扃”的场景,拉开了与友人交往的序幕,表现了对友人病重的关心和不忍。此外,诗中“云山成永诀”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的景象,又反映出人世间的离别之感,呈现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胶漆感平生”则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像胶漆一样难以割舍,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的“绋送老无力”则透露出作者在送别时的无奈与衰老,表现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何须闻宿草,未死有余情”则是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尽管一切都在逐渐消逝,但内心的情感却依然存在,表现了一种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死、友情和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昨叩溪扃:回忆昨晚敲开溪边的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2. 承闻病莫迎:听说朋友生病,希望他不要来迎接,流露出关心和对友人健康的担忧。
  3. 云山成永诀:在山水之间已形成了永别,表现出离别的悲痛。
  4. 胶漆感平生:感叹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如同胶漆一般牢固。
  5. 绋送老无力:在送别时感到衰老无力,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6. 薤歌遥寄声:远方的薤歌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思,寄托着情感。
  7. 何须闻宿草:无需再去听那宿草的消息,暗示对过去的无奈。
  8. 未死有余情:即使未死,内心依然留有深情,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胶漆”,强调其不可分割。
  • 对仗:如“云山成永诀,胶漆感平生”,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以“薤歌”象征哀思和对友人的怀念。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孙大监的怀念,反映了生死离别的伤感,以及对友情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友谊的交流与亲近。
  • 云山:代表远方与离别,寓意人生的无常。
  • 胶漆:象征着深厚的情义,难以割舍。
  • 薤歌:用作祭奠,表达哀思与怀念。
  • 宿草:象征过往的事物,暗示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叩溪扃”中的“扃”是什么意思?
    A. 门锁
    B. 河流
    C. 伤心
    D. 朋友

  2. 诗中“云山成永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伤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金钱的渴望

  3. “何须闻宿草”中的“宿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过往的事物
    C. 友情
    D. 未来的梦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哲思。
  • 《送友人》(李白):描绘友情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挽孙大监二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但《送友人》更侧重于送别时的情感,而《挽孙大监二首》则更深刻地探讨了生死与情感的永恒。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陈著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