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桐》

时间: 2025-04-27 06:30:58

美人伤别离,汲井长待晓。

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

独立傍银床,碧桐风袅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井上桐
美人伤别离,汲井长待晓。
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
独立傍银床,碧桐风袅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因别离而感到伤感,夜晚在井边等待天亮。她的愁苦随着辘轳的转动而加深,惊起了栖息在树上的双鸟。美人独自站在银色的床边,碧绿的梧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注释:

  • 美人:指女子,常用于古诗中形容美丽的女性。
  • 伤别离:因离别而感到的痛苦。
  • 汲井:取水,常常在水井旁边进行。
  • 辘轳:井边用来提水的工具,转动时会发出声响。
  • 双栖鸟:成双成对栖息的鸟,象征着情侣。
  • 银床:银色的床,可能用来指代美人的卧床。
  • 碧桐:青翠的梧桐树,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和自然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美人”与“离别”的主题在唐诗中屡见不鲜,反映了古人对情感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尤其擅长描写女性情感。

创作背景:

《井上桐》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风气开放,但人们的情感依然细腻复杂,尤其是离别之情常常成为诗人抒发的主题。

诗歌鉴赏:

《井上桐》是一首以女性情感为主线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美人孤独情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切的离愁。开篇以“美人伤别离”点明主题,直接引入情感的核心,简洁而有力。接着“汲井长待晓”,不仅表现了美人在井边等候的孤独,更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无奈。辘轳的转动与愁苦的交织,音响的描写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一句“碧桐风袅袅”,以自然景物收尾,既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又在风中暗示着美人内心的柔情与忧愁。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刻与美丽。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美人伤别离”:直接表达情感,简单而直白。
  • 第二句:“汲井长待晓”:表现出美人等待的无奈与孤独。
  • 第三句:“愁因辘轳转”:将愁苦与井水的提取联系在一起,表现出生活的琐碎与情感的沉重。
  • 第四句:“惊起双栖鸟”:鸟的惊起象征着情感的波动,增加了动感。
  • 第五句:“独立傍银床”:突出美人的孤独。
  • 第六句:“碧桐风袅袅”:以自然之美收尾,暗含内心柔情。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愁因辘轳转”,赋予物体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之愁展开,通过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古代诗词中对情感的敏锐洞察。

意象分析:

  • 美人:象征着柔情和脆弱。
  • :代表着孤独与等待。
  • 辘轳: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 双栖鸟:象征爱情与和谐。
  • 碧桐:象征着自然之美与宁静的内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美人伤别离”意指什么?
    A. 美人高兴
    B. 美人伤心
    C. 美人在旅行
    D. 美人唱歌

  2. “愁因辘轳转”中的“辘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提水工具
    D. 一种花

  3. 诗中提到的“碧桐”象征什么?
    A. 哀伤
    B. 美好情感
    C. 时间流逝
    D. 战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井上桐》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离愁,但《静夜思》更关注思乡之情,而《井上桐》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纠葛。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陆龟蒙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