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中得金陵诸公书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0:26:46

落木从风靡,支流趁谷斜。

山空不须说,岁去若为遮。

饥鹤挦窗纸,寒鱼嚼雪花。

推书更清坐,席暖到昏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雪中得金陵诸公书二首 其二 张雨 〔元代〕

落木从风靡,支流趁谷斜。 山空不须说,岁去若为遮。 饥鹤挦窗纸,寒鱼嚼雪花。 推书更清坐,席暖到昏鸦。

白话文翻译:

落叶随风飘散,支流顺着山谷斜行。 山中空旷不言自明,岁月流逝如何遮掩。 饥饿的鹤鸟撕扯着窗纸,寒冷的鱼儿咀嚼着雪花。 推开书卷,静静坐着,直到席子温暖至黄昏的乌鸦。

注释:

  • 落木从风靡:落木,落叶;靡,随风飘散。
  • 支流趁谷斜:支流,小溪流;趁,顺着。
  • 山空不须说:山空,指山中空旷、寂静。
  • 岁去若为遮:岁去,岁月流逝;若为遮,如何遮掩。
  • 饥鹤挦窗纸:饥鹤,饥饿的鹤鸟;挦,撕扯。
  • 寒鱼嚼雪花:寒鱼,寒冷的鱼儿;嚼,咀嚼。
  • 推书更清坐:推书,推开书卷;清坐,静静坐着。
  • 席暖到昏鸦:席暖,席子温暖;昏鸦,黄昏的乌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77-1348),字伯雨,号贞居子,元代著名道士、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在风雪中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雨在风雪中收到金陵(今南京)友人的书信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风雪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落木从风靡”和“支流趁谷斜”描绘了风雪中的自然景象,而“山空不须说”和“岁去若为遮”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饥鹤挦窗纸,寒鱼嚼雪花”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寂感。最后“推书更清坐,席暖到昏鸦”则展现了诗人静坐读书,直至黄昏的宁静画面,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木从风靡”:描绘风雪中落叶随风飘散的景象,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2. “支流趁谷斜”:小溪流顺着山谷斜行,进一步强化了自然景色的变化。
  3. “山空不须说”:山中空旷不言自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
  4. “岁去若为遮”:岁月流逝如何遮掩,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5. “饥鹤挦窗纸”:饥饿的鹤鸟撕扯着窗纸,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感。
  6. “寒鱼嚼雪花”:寒冷的鱼儿咀嚼着雪花,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寂感。
  7. “推书更清坐”:推开书卷,静静坐着,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8. “席暖到昏鸦”:席子温暖至黄昏的乌鸦,表达了诗人静坐读书,直至黄昏的宁静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饥鹤挦窗纸”和“寒鱼嚼雪花”,通过比喻手法,将鹤鸟和鱼儿的动作与诗人的孤寂感相联系。
  • 拟人:如“岁去若为遮”,将岁月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对仗:如“落木从风靡,支流趁谷斜”,通过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雪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落木: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支流:象征着自然的流动和变化。
  • 山空:象征着孤寂和宁静。
  • 饥鹤:象征着孤独和饥饿。
  • 寒鱼:象征着寒冷和坚韧。
  • 推书:象征着学习和思考。
  • 席暖:象征着温暖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木从风靡”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风雪中的自然景象 B. 山中的空旷 C. 岁月的流逝 答案:A

  2. “饥鹤挦窗纸”中的“挦”是什么意思? A. 撕扯 B. 咀嚼 C. 飞翔 答案:A

  3. 诗中“岁去若为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友人的思念 B. 时光的流逝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B

  4. “推书更清坐”中的“清坐”是什么意思? A. 静静坐着 B. 推开书卷 C. 温暖至黄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雨的其他诗作,如《题画》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如王冕的《墨梅》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张雨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元代诗歌。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元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张雨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