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尘拥妆台翡翠翘,
琼花开尽玉魂销。
昆仑山上天风落,
二十四桥吹洞箫。
白话文翻译:
尘土拥挤着妆台,翡翠色的装饰高高翘起;
琼花已经开尽,玉石的灵魂也随之消散。
昆仑山上,天风渐渐降落,
二十四桥上,洞箫声悠扬吹起。
注释:
- 尘拥妆台:尘土覆盖妆台,表现出一种凄凉和荒败的状态。
- 翡翠翘:翡翠制成的装饰品高高翘起,暗示华美的外表。
- 琼花: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玉魂:玉石的灵魂,象征着珍贵和美好的事物的消失。
- 昆仑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神秘和高远。
- 天风落:天空的风缓缓降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二十四桥:古代著名的桥梁,常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
- 洞箫:一种古代乐器,优雅的音乐传递出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
《后土庙》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盛世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逝去繁华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后土庙》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怀旧情绪的古诗。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妆台与琼花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华美已然消逝的景象。尘土覆盖着妆台,象征着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翡翠与琼花的华美也随之凋零。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失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昆仑山和二十四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昆仑山作为神话中的圣地,象征着不朽与永恒;而二十四桥则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咏之地,代表着文化的传承。洞箫的悠扬声响在此恰到好处地增添了诗的音乐感,仿佛在诉说着那些逝去的美好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尘拥妆台翡翠翘:描绘了一个华美的妆台被尘土覆盖,隐喻曾经的美丽已不在。
- 琼花开尽玉魂销:琼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消逝,而“玉魂”的消散则更是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失落。
- 昆仑山上天风落:昆仑山的描写带有神秘感,天风的降落暗示着一种宁静与沉思。
- 二十四桥吹洞箫:二十四桥的悠久历史与洞箫的音乐声结合,传递出一种文化的延续与情感的共鸣。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尘土与翡翠、琼花与玉魂的对比,突出美好与破败的强烈反差。同时,昆仑山与二十四桥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又反映了人文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美好的怀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妆台:代表繁华与美丽,象征着女性的娇媚与生活的奢华。
- 琼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 昆仑山:象征着高远与神秘,代表着永恒的追求。
- 二十四桥: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沉淀。
- 洞箫:代表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承载着文化的深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后土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允平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琼花”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友谊
C. 美好事物的消逝
D. 自然之美 -
“二十四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文化的传承
C. 人生的苦难
D. 个人的追求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诗词对比:
《后土庙》与《春望》对比:
- 《后土庙》倾向于表达对逝去美好的怀念,而《春望》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国家的关怀。
- 两首诗在意象使用上均有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对宋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进行详尽考察。
- 《古诗词鉴赏》:介绍古诗词的技巧与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