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咏两广督府刘凝斋平龙川寇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6:40: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咏两广督府刘凝斋平龙川寇 其二
久逋循阳寇,遐荒隐百疴。
飞符来虎帐,溟海息鲸波。
韩范威名显,夔龙事业多。
吁谟赞明主,兵偃洗天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长久以来与循阳的敌寇失去联系,偏远的地方隐藏着许多病痛。
飞速的命令传到虎帐之中,深海的鲸波也因此而平静。
韩范的威名显赫,夔龙的事业也颇丰。
呼吁赞美明主,军队整顿后洗净了天河的污秽。
注释:
- 久逋:长久失去联系。
- 循阳:指敌寇的名字,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势力。
- 遐荒:偏远荒凉的地方。
- 隐百疴:隐藏着许多潜在的疾病或问题。
- 飞符:迅速传达的命令。
- 虎帐:指军营或将领的帐篷。
- 溟海:深海,表明海面波澜壮阔。
- 鲸波:鲸鱼翻腾的波浪,形容海面波动。
- 韩范:指韩范,古代的一位名将。
- 夔龙:夔龙是古代传说的神物,这里用作象征伟大事业。
- 吁谟:呼吁和赞美的言辞。
- 明主:指英明的君主。
- 兵偃:军队安定,得以休整。
- 洗天河:清洗天河,比喻消除战争带来的污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饶与龄,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以其雄浑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之时,作者借此诗表达对国事的关注及对明主的赞美,寄托了对安定局势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背景和将领的威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思考和对英明领导的赞美。诗的开头“久逋循阳寇”便引入了战争的紧迫感,表现出诗人对敌寇的深切关注。接着,“飞符来虎帐”描绘了将令迅速传达的场景,带出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战争气氛。诗中提到的“韩范威名显”与“夔龙事业多”则向读者展示了历史英雄的崇高形象,寄托了对将领成就的赞美与信任。
而最后两句“吁谟赞明主,兵偃洗天河”则是对英明领导的呼唤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明主的信仰与希望,暗示在明主的领导下,国家将会恢复和平与安宁。这首诗的情感基调高亢激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逋循阳寇:长时间与敌寇失去联系,暗示战事的焦虑。
- 遐荒隐百疴:偏远地区潜藏着许多问题,象征社会的不安定。
- 飞符来虎帐:迅速的命令送达军营,表现出军队的高效与紧迫感。
- 溟海息鲸波:海面平静,暗示战争带来的影响正在消退。
- 韩范威名显:提及历史人物,强调英雄的重要性。
- 夔龙事业多:用夔龙的形象比喻伟大的事业,表现出宏伟的理想。
- 吁谟赞明主:呼唤与赞美明主,体现对领导者的信任。
- 兵偃洗天河:军队得以休整,象征战争后的恢复与和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飞符”与“虎帐”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夔龙比作伟大事业,形象而生动。
- 夸张:用“洗天河”来形容消除战争的影响,突显了战争的残酷与恢复的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对明主的赞美,展现了历史英雄的形象与战争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传达出对安定局势的渴望与对和平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循阳寇:象征外敌,代表国家的威胁。
- 飞符:象征迅速的指令与决策。
- 虎帐:象征军事力量与指挥中心。
- 溟海:暗示战争的波澜与动荡。
- 夔龙:象征伟大的事业与英雄人物。
- 天河:象征国家的安宁与清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回顾
b) 对国家安全和明主的赞美
c) 对个人生活的感慨 -
“飞符”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飞翔的信使
b) 迅速的命令
c) 战争的消息 -
夔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灾害
b) 伟大的事业
c) 个人成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这首诗更强调社会背景与国家情势,而李白的作品则更为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的《登高》同样面对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忧虑,展现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