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时间: 2025-01-27 03:50:34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白话文翻译

山中有什么呢?岭上飘荡着朵朵白云。
只可自己陶醉愉悦,不能将这美好与君分享。

注释

  • 山中:指山中环境,隐喻内心世界。
  • 何所有:有什么样的事物或景象。
  • 岭上:山岭之上,强调高远。
  • 白云:象征自由、清新和美好。
  • 自怡悦:自己感到愉快、愉悦。
  • 不堪:不能承受或忍受。
  • 持赠君:将美好的景象或心情赠予你。

典故解析

“白云”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自由与超脱的精神,表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白云,意味着在山中能感受到的那种无拘无束的快乐。通过对比,作者表达了自己虽有美好之境,却不愿或无法与他人分享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宏景,字景元,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士和诗人。他以其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自然的描写,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陶宏景隐居山中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诗中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所获得的宁静和愉悦,以及对与他人分享这种快乐的无奈。

诗歌鉴赏

陶宏景的这首《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深邃的哲理。开篇“山中何所有”,便引发读者的思考,山中到底有什么?接着提到“岭上多白云”,这句描绘了山中空灵、自由的自然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种宁静的环境中。白云在此不仅是自然景物,也象征着一种心境的超脱与洒脱。

而后两句“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孤独与矛盾。作者虽然在山中享受着自然的愉悦,却又不愿或不能分享这份愉悦给他人。这样的情感反映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追求。陶宏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呈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中何所有:引出问题,表达对山中存在的好奇与探索。
  2. 岭上多白云: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清新和无拘无束的意境。
  3. 只可自怡悦:强调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体现自我陶醉的状态。
  4. 不堪持赠君:表达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无奈,透露出一种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中何所有”与“岭上多白云”,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白云作为悠然自得的象征,强化了作者的心境。
  • 隐喻:山与白云象征着追求自由与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隐含了对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孤独。作者在享受宁静的同时,对外界的互动产生了无奈之感,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隐逸与内心的平和。
  • 白云:代表自由、清新与心灵的超脱。
  • 怡悦:体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超然的山中世界,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岭上多白云”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自然的清新
    B. 人际的复杂
    C. 生活的烦恼
    D. 城市的喧嚣

  2. “只可自怡悦”中的“自”字强调了什么? A. 需要他人
    B. 个人的满足
    C. 社交的需求
    D. 外界的影响

  3. 诗的作者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唐朝
    B. 南北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陶宏景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而王维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陶宏景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