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雨窗怀松之南水》
时间: 2025-01-27 03:30: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雨窗怀松之南水
作者:陈维崧 〔清代〕
丝丝点点,听檐前不住隔纱窗滴。
一片浓云遮远岫,那辨铜官离墨。
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
茶烟飏起,细煎花乳翻白。
几日梅子应黄,先将些雨,送个愁消息。
我在家乡愁欲死,何况异乡羁客。
箬帽停舟,衲衣持钵,买酒还无直。
知他何处,水边拖尽吟屐。
白话文翻译
细雨淅淅沥沥,听着檐前不停地滴落在纱窗上。
一片浓厚的云彩遮住了遥远的山岫,无法辨认铜官山的色彩。
宝鼎里的香料焦了,画廊中的花朵也显得瘦弱,我又无心去摘取。
茶烟袅袅升起,细细煮的花乳翻起白色的泡沫。
几日后梅子应该熟了,先送来一点雨,传递些愁苦的消息。
我在家乡愁得快要死了,更何况是身处异乡的羁旅者。
箬帽停靠在舟上,穿着僧袍持着钵,买酒却没有钱。
不知他在何方,水边的吟屐也拖得很久了。
注释
- 丝丝点点:形容细雨如丝般细腻。
- 檐前:屋檐前面,指雨水滴落的地方。
- 铜官:指铜官山,地名。
- 宝鼎香焦:宝鼎中香料被烧焦,形容失去美好的东西。
- 阮:指阮咸,古代乐器,这里作象征。
- 茶烟飏起:指茶的烟气升起。
- 梅子应黄:梅子应该成熟了,暗示时光的流逝。
- 羁客:指在外漂泊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2-1700),字子清,号梅溪,清代诗人,著名的词人,曾任职于地方官,文学成就在当时颇有影响。他的词风清新、婉丽,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漂泊的时代,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是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开头部分以细雨声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雨声滴落在窗前,令人感到无比的惆怅。接着,浓云遮住远山,似乎暗示着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词中提到的“宝鼎香焦”与“画廊花瘦”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仿佛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时光的流逝中失去了光彩。茶烟袅袅升起,细煎的花乳翻白,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同时也暗示着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最后两句“知他何处,水边拖尽吟屐”,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家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深厚文学修养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丝丝点点,听檐前不住隔纱窗滴:通过细雨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凄凉的氛围。
- 一片浓云遮远岫,那辨铜官离墨:浓厚的云彩遮住了山岫,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迷茫。
- 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象征着失去和无奈,表达了内心的苦闷。
- 茶烟飏起,细煎花乳翻白:生活的细节描写,增强了氛围的沉重感。
- 几日梅子应黄,先将些雨,送个愁消息:梅子的成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愁苦的消息也暗示着思乡的情感。
- 我在家乡愁欲死,何况异乡羁客: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异乡漂泊的孤独感。
- 箬帽停舟,衲衣持钵,买酒还无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反映出无奈与困境。
- 知他何处,水边拖尽吟屐:最后一句以“吟屐”结尾,承载着对故乡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丝丝点点,形象生动。
- 拟人:茶烟袅袅升起,仿佛有生命般。
- 对仗:如“宝鼎香焦,画廊花瘦”,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中的孤独感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思乡的愁苦。
- 浓云:暗示生活的困扰与迷茫。
- 宝鼎: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 茶烟:日常生活的细腻。
- 梅子:时间的流逝与期盼的成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乡
- C. 愤怒
- D. 失落
-
“宝鼎香焦,画廊花瘦”中,“宝鼎”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失去的美好
- C. 家乡
- D. 生活的乐趣
-
词中提到的“羁客”指的是?
- A. 游子
- B. 游客
- C. 商人
- D. 学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词均表达了思乡情感,但《静夜思》更直接,简洁明了;而《念奴娇》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更加复杂的情感层次。
- 《月下独酌》同样体现了孤独与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本词则结合了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词的全面介绍与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详细解析古典诗词的主题与风格。